黃柏河支流蔡家河濕地。(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10月31日獲悉,生態環境部公佈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湖北省宜昌黃柏河入選。據悉,這是湖北首個獲評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稱號的案例。
美麗河湖是美麗中國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2022年,生態環境部發佈首批18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今年評選出第二批優秀案例38個。這些河湖均在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是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優秀典型。
黃柏河是湖北省宜昌境內長江一級支流,承擔著宜昌200萬人生産生活和100萬畝農田灌溉供水重任,流域磷礦儲量超30億噸。近年來,宜昌通過頒布實施《宜昌市黃柏河流域保護條例》等舉措,縱深推進黃柏河流域綜合治理。根據《黃柏河東支流域生態補償實施方案》,宜昌每年籌措2000萬元生態補償資金,同時從760萬噸磷礦開採總額中拿出100萬噸(相當於6億元産值)作為生態獎勵指標,實行水環境品質與生態補償資金、磷礦開採指標分配“雙掛鉤”的獨特考核獎勵機制。
為破除綜合執法體制障礙,宜昌市成立河流水生態保護綜合執法局,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流域綜合執法體制,集中行使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水利、海事等部門涉及水生態保護的138項行政執法權。宜昌還推動流域産業由磷礦開發向綠色礦業、生態農業等融合發展,流域內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榮獲全國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樟村坪鎮獲評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鄉鎮。
經過持續努力,2019年至2022年,黃柏河大橋(入長江口)國控斷面水質持續穩定在地表水Ⅱ類標準,2022年,該斷面總磷年均濃度較2016年下降57.1%。近年來,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天鵝等珍稀鳥類連續出現在黃柏河支流沙河等地。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黃柏河流域治理是落實《長江保護法》關於總磷污染控制的典型案例,通過流域立法、綜合執法、創新生態補償機制等措施,宜昌實現了流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可為礦産資源富集型河流保護修復提供“黃柏河範式”。(記者胡弦、通訊員程邦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