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湖北,聯通世界。11月28日,借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開幕東風,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在北京聯合舉辦“湖北優勢産業推介會”,全球400多位嘉賓齊聚一堂,暢敘友誼、共謀發展,推動湖北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産業鏈、供應鏈。
當日,湖北省圍繞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五大優勢産業進行宣傳推介,25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金額280.47億元,掀開了湖北與國內外企業、産業鏈上下游共享機遇、共商合作的新篇章。
投資湖北是正確的方向
茶香嫋嫋,笑語聲聲。對接會館外,國內外嘉賓借著湖北省茶業集團帶來的紅茶開啟交流和對接。
“今天的對接會讓我們更了解湖北的投資優勢。”英中貿易協會高級總監朱俊博説,協會會員單位在湖北已有大量業務和投資。例如,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在武漢建立了強大的業務體系,思特沃克立足武漢為全中國提供領先的數字解決方案。投資湖北是經貿合作的正確方向。
在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裏斯看來,烏拉圭和湖北的交往日益密切。2018年,烏拉圭裏維拉省與湖北省簽訂開展友好交往意向書;2021年,“烏拉圭湖北活動周”在漢開展經貿、人文、體育、教育、旅遊等領域交流與合作。他希望雙方在地球科學、礦産資源等領域探索合作新機遇。
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率使館代表團訪問湖北,在教育和文化交流等領域打開潛在的合作空間。
“這麼多國家的駐華大使到場,充分説明瞭湖北的吸引力。”對接會上,烏拉圭、巴拿馬、南非、薩爾瓦多、尼加拉瓜等國駐華大使齊聚一堂。中國貿促會副會長陳建安盛讚湖北地理區位、産業基礎、經濟活力等方面所具備的優勢。
與湖北加強産業鏈合作勢在必行
本次推介會以鏈為媒,高揚互利共贏之帆、匯聚開放合作之力,25個重點項目的集中簽約,為湖北産業鏈供應鏈發展和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注入新動能。
從地域分佈看,簽約項目落地平均。其中,武漢有5個項目、宜昌4個項目、十堰4個項目、襄陽3個項目、荊門2個項目、咸寧2個項目,荊州、隨州、天門、仙桃、恩施各1個項目。
從項目類型看,涉及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智慧製造、新能源、生物醫藥、智慧物流、商貿服務等産業鏈領域。
天翼雲(國家雲)夷陵節點及融合應用項目,是本次集中簽約的第一批首個項目,旨在助力宜昌乘“雲”而上,加快國家“千兆城市”建設步伐。
目前,湖北電信以“天翼雲”為抓手,累計投入建設及研發資金220億元,加快省內“一城一池”算力網佈局,推動“天翼雲”計算産業鏈合作共贏新發展。
為構建汽車供應鏈新生態,邁睿達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與武漢市簽約,將在武漢追加投資建設總部基地,完善武漢車谷汽車産業生態圈。據介紹,邁睿達供應鏈總部基地項目將在武漢經開區建設“黑燈工廠”,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企業提供軟體、智慧硬體應用及定制化機器人等服務,涵蓋設計、研發到落地的汽車産業全鏈條。
十堰市圍繞汽車、新材料、大健康、智慧裝備等重點産業精準招商,簽約引進了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再生利用、半導體晶片封裝及雲桌面生産、數控機床産業等項目,推動現代新車城、綠色示範市建設。
對接會上,宜都市與北京觀勢空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北斗産業園區綜合展示基地項目。北京觀勢空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熊焰認為,湖北樞紐地位突出、科創資源富集、産業發展興旺,與湖北加強産業鏈合作勢在必行。
五大優勢産業拋出共贏橄欖枝
首屆鏈博會,集貿易促進、投資合作、創新積聚、學習交流等功能于一體,如何用好這一高端平臺,實現湖北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共贏發展?
推介會上,湖北省聚焦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慧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斗五大優勢産業,向全球“鏈上”企業拋出橄欖枝。
省經信廳透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湖北將突破性發展光電子信息産業,著力推動光通信和鐳射、積體電路、新型顯示、智慧終端優勢特色領域互融,協同推動産品研發、生産和應用,加速構建全産業鏈生態體系,加快打造世界級光電子信息産業集群。
為做好産業政策配套,湖北將在加強系統謀劃、完善創新生態、培育龍頭企業、增加政策扶持等方面發力——將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鄂設立總部直屬科創金融專營機構,打造中部地區風投創投中心;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並購重組、促進産融發展,通過産業集聚和金融集聚,打造資源配置高地,嵌入全球價值鏈的“戰略性環節”;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使國際一流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幹得好。
在汽車産業上,湖北將“在奔跑中調整呼吸、在超車中變換賽道”,以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為重點,建設全國汽車産能基地,推動動力電池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促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省發改委、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推介了湖北生命健康、北斗和高端裝備産業,表示將以完善體制機制、豐富政策體系、強化項目支撐等全面性保障,為北斗産業未來構築湖北支撐;鼓勵高端裝備與光電子、汽車、北斗、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跨界協同,支持湖北高端裝備企業“走出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 李朝霞 通訊員 李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