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山上追尋碳足跡 ——湖北省首家“零碳景區”認證的背後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01-03 09:27:39

  原標題:九宮山上追尋碳足跡——我省首家“零碳景區”認證的背後

九宮山上追尋碳足跡 ——湖北省首家“零碳景區”認證的背後

九宮山景區遍佈風電機組。

九宮山上追尋碳足跡 ——湖北省首家“零碳景區”認證的背後

九宮山安裝太陽能路燈節能減排。

  2024年12月25日,咸寧九宮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獲頒“零碳景區”認證證書。這是湖北省首張“零碳景區”認證證書。

  增添一塊沉甸甸的金字招牌,九宮山風景區管理局工委書記石聰高興地説:“‘零碳景區’認證將提升九宮山景區品牌價值,引領遊客低碳出行新風尚,樹立綠色低碳旅遊行業標杆。”

  “零碳景區”如何認證,是一本怎樣的碳減排賬?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深入九宮山實地探訪。

  碳足跡無處遁形

  60萬遊客、5個村莊年碳排量2816噸

  2025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九宮山滑雪場迎來一撥又一撥遊客。遊客們在休息大廳點上一杯飲品、一塊糕點,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不經意間留下了碳足跡。

  “食品從生産到消費環節,會帶來二氧化碳排放,構成一條碳排放鏈條。”方圓標誌認證集團湖北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文彬説,遊客從進入九宮山那一刻起,吃喝住行等日常行動留下一串串碳足跡。

  何為碳足跡?陳文彬介紹,碳足跡是指個人、企業、機構在某個活動或産品中,通過交通運輸、消費以及各類生産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它衡量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以二氧化碳當量為單位計算。相關資料顯示,旅遊業的碳排放在人類活動總的碳排放中佔4.9%,由旅遊業碳排放所形成的溫室效應約佔全球總效應的14%。

  九宮山橫亙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自然風光秀麗,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入選“中國避暑名山榜”“湖北十大網紅露營線路”,每年吸引遊客60多萬人觀光休閒。為服務好遊客,九宮山景區管理局建設了賓館、飯店、民宿、交通等旅遊設施,日常使用過程中需要消耗各種能源,不可避免地排放二氧化碳。因此,60萬遊客是九宮山的主要碳排放源。

  除了遊客外,九宮山景區還有5個村莊,居住著3000多名村民。村民生産生活又要排放二氧化碳,也就留下碳足跡。

  碳足跡雖然看不見,但算得清。方圓標誌認證集團建立碳足跡因子數據庫,統計化石燃料、電力、熱力等消耗數據,摸清九宮山景區碳排量。2023年,九宮山景區共排放二氧化碳2816噸。

  碳匯量有據可依

  做好“加減法”,年碳儲量30684噸

  近年來,隨著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提出,低碳旅遊概念升級,近零碳、零碳景區建設風生水起。

  何為零碳景區?零碳景區是指綜合利用碳減排技術、碳管理及增加碳匯等方法,可實現自身産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全部清除,達到凈零碳排放的旅遊景區。

  九宮山順勢而為,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實施節能減排措施,積極創建零碳景區,推進旅遊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在九宮山景區船埠村,一個可停泊900輛汽車的生態停車場整齊劃一。九宮山景區管理局副局長陳亮介紹,自駕遊的遊客進入九宮山前,將車停在船埠村生態停車場,集中搭乘景區大巴車上山,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九宮山一共有63家賓館、50多家民宿,這些服務場所通過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實施節能減排。

  位於九宮山內港村的“竹林下”民宿是乙級民宿,由武漢客商柯雅格投資修建。2018年,他租下一家村民閒置的房屋,投資400多萬元順著山勢進行改造。記者看到,民宿古樸典雅,引入的山泉水清澈見底,一群年輕人以民宿為場地拍攝宣傳片。“民宿安裝空氣能熱水器,利用天然山泉水,低碳環保。”陳亮説,咸寧市計劃將內港村打造成康養小鎮。

  僅僅做“減法”,尚達不到零碳景區的要求,還要做“加法”。

  森林碳匯是零碳景區評定的關鍵因子。什麼是森林碳匯?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荒漠化治理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降低溫室氣體濃度的過程被稱為林業碳匯。

  九宮山景區總面積196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6.6%,被稱為“天然大氧吧”。森林是碳庫。近年來,景區通過植樹造林、恢復植被、森林撫育等方式提高森林品質,從而增加森林儲碳能力。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九宮山森林碳匯達30684噸。

  萬事俱備。2024年6月,九宮山啟動零碳景區認證。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社會第三方專業機構方圓標誌認證集團湖北有限公司開展認證工作,景區內所有的化石燃料、外購電力以及森林碳匯等活動數據,全部納入零碳景區溫室氣體量化與清除範圍,30684噸碳儲量遠遠超過2816噸碳排量。

  九宮山景區被授予最高等級的5星級零碳景區。(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訓前 通訊員 楊光明 張凱 吳新亮)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