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石初步建成“1536”交通圈 半小時到花湖機場 一小時抵武漢光谷
2024年12月,大廣高速新增東方山互通項目通過交工驗收,將於春節前通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周巍 攝)
2024年12月31日,黃石磁湖跨湖大橋通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通訊員 周巍 攝)
1月3日,黃石市民姜先生從黃石團城山開車一路經磁湖隧道、大泉路快速通道後駛入高速,僅用時26分鐘到達鄂州花湖國際機場。
眼下,隨著一批城市快速路、高架橋及隧道等城建項目陸續建成通車,黃石三環之城骨架漸次拉開。
2017年,黃石編制《黃石市中心城區綜合交通規劃及近期實施方案》,勾勒出以三環七射交通骨幹路網組成的未來立體式大交通格局。黃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説,2020年黃石中心城區路網總長度僅349公里,路網密度4.32 公里/平方公里,低於國標標準的8公里/平方公里,“黃石快速交通體系缺失,難以滿足群眾快速出行需求”。
圍繞構建高效立體道路交通網絡,黃石提出建設城市“三環”,打造“1536”交通圈,即城市內任意一點達到最近高快速路15分鐘、黃石至花湖機場30分鐘交通圈、黃石至武漢光谷60分鐘交通圈。
磁湖是黃石的城中湖,涉及下陸、西塞山、黃石港等城區,是內環區域。2024年12月31日,隨著黃石磁湖跨湖大橋通車,黃石將其取名為明月橋。該橋長846米、寬30.6米,雙向4車道,實現下陸團城山片區與磁湖南岸城市組團的快速連接,磁湖東西兩岸間通行時間由30分鐘縮短至15分鐘。圍繞疏導內環交通壓力,該市完成杭州西路、桂林南路、磁湖路、湖濱大道等沿湖主幹道和重點路口路段提檔升級,以高架橋、隧道等打通區域交通堵點。
中環即中心城區交通集聚環、串聯環,串聯中心城區各大功能組團。如今,中環堪稱黃石高架橋梁聚集區。2023年,位於中環東側的黃石市沿江大道上窯高架橋建成通車,將黃石港區與西塞山區通行時間拉進10分鐘內。
今年,隨著大泉路快速化改造、迎賓大道高架、李家坊三層立體交通工程等工程建成通車,黃石打通中環西、北、南三面堵點,實現立體交通“連點成線、連線成網”。
外環即過境交通環,聯繫國家高速公路網,是服務區域性的過境交通通道。多年來,黃石中心城區居民主要依賴黃石西、黃石北兩處高速接入口。2025年,大廣高速東方山互通項目將於春節前正式通車。
黃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局長黃和明説,這些工程方便市民出行,極大地提升城市能級。目前,黃石城市道路長度已超過1300公里,建成城市橋梁162座、城市隧道8座,一個串聯起港口、機場、高速的立體綜合式交通樞紐挺立在武鄂黃黃都市圈。(記者彭磊、通訊員丁元拾、李迪、楊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