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可望,新綠初綻。3月11日,武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60余名師生走進武漢市蔡甸區嵩陽林場,開展了一場特殊的“四年之約”義務植樹活動,在武漢首批碳中和林基地種下100余株烏桕、麻櫟幼苗。自2018年起,這項活動已持續七年,累計栽種樹木2千余棵,形成佔地46畝的“學子林”。
武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師生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攝影 遊鴻宇
站在大一時期栽種的麻櫟旁,已經考取江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的謝嘉粱與樹榦興奮地比劃著身高。在他身後,數十名志願者穿梭林間,用手機掃描樹牌上的二維碼,借助物聯網感測器,樹木的胸徑、高度等數據得以被實時記錄。該學院後期還將嘗試搭建其與學生在校期間的成績單、志願服務時長等成長軌跡數據的對照關聯體系。
這種“樹與人共成長”的思路,源於學院設計的特色育人環節:每年新生入學時,在植樹現場認養專屬樹苗並設立“四年目標”,畢業前夕再返林場,對照樹木長勢反思個人成長。
植樹現場 攝影 遊鴻宇
植樹現場,學生們拍照上傳樹苗定位等相關信息,這些數據將用以協助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生態大數據平臺”。信息工程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成員庹明昊介紹:“我們想將專業特色融入傳統勞動教育,比如物聯網專業學生設計樹木養護監測系統,人工智能團隊開發病蟲害識別模型等。”這種“技術流”植樹思路贏得林場負責人高進德的點讚。
參加當天植樹活動的海天社區志願者介紹,武漢商學院將學生志願活動納入“第二課堂成績單”,學生在養護樹木過程中培養了責任意識,積極參與“結對幫扶學業困難同學”“擔任社區數字助老志願者”等實際行動。
近五年來,武漢商學院志願服務時長年均增長25%,各團隊以科技創新賦能綠色發展,守護綠水青山,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青春力量。(文 遊鴻宇 毛雨晴)
樹苗上懸挂的樹牌 攝影 遊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