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夏供電護航“黃金葉” 茶香四溢促振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03 17:05:21

  近日,在武漢市江夏區山坡街光明村有機茶園,採茶工指尖翻飛,將新芽收入背簍。百米外的制茶車間內,24小時運轉的智慧化電炒茶設備正開足馬力生産。

武漢江夏供電護航“黃金葉” 茶香四溢促振興_fororder_圖片10

國網江夏區供電公司紀委工作人員在茶園監督生産用電 攝影 姚華力

  “現在每天能加工100多斤鮮葉,訂單已排到6月中旬!”茶園負責人輕撫新炒制的“光明茶”説道。這份底氣,源自國網江夏區供電公司紀委實施的專項監督行動。該公司通過“三查三促”工作機制,即查設備運行促生産、查線路隱患促安全、查服務效能促增收,將監督嵌入生産全鏈條。

  連日來,國網武漢市江夏區供電公司紀委開展“清風為民助服務”專項監督行動,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蹲點式”監督,護航春茶生産,發現部分茶農存在自架臨時用電不規範問題後,督促供電所組建黨員服務隊,在短期內完成多處線路隱患處理;對前期申請的變壓器增容、線路設備隱患的消缺進行一一核實,督促茶場生産流水線的整改,推動茶葉優品率提升15%,幫助茶廠節約用電成本數千元;建立“供電+茶産業”廉潔共建機制,對新增制茶優農惠農政策實施全流程監督。

武漢江夏供電護航“黃金葉” 茶香四溢促振興_fororder_圖片11

國網江夏區供電公司紀委工作人員走訪茶葉生産企業 攝影 謝力豪

  在紀委部門推動下,江夏區供電公司各基層站所,圍繞“春茶保電三色預警”機制,通過行銷智慧用能平臺,實時監測制茶車間負荷情況,對超負荷運行設備提前預警並協調增容,建立“茶産業服務綠色通道”,開展“電保姆”專項服務,協助解決設備故障13次,挽回經濟損失超20萬元,將電炒茶設備檢修響應時間大幅壓縮。(文 姚華力 謝力豪)

編輯:高鈺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