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至9日,武漢市江夏區8400余名考生將紛紛踏入轄區內的6個高考考點。但這些考點面臨氣象部門發佈的暴雨橙色預警考驗:高考期間將迎來持續性大雨和暴雨,累計降雨量局部預計超80毫米,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對電力供應的穩定性提出嚴峻挑戰。
國網武漢市江夏供電公司提前一週進入“高考保電戰時狀態”,在公司紀委的全程監督下,以“一點一案”為作戰圖,將保電防線精準錨定在每個考點的配電櫃、每間考室的照明燈、每台保障聽力考試的備用發電機上。該公司在高考保電動員會上強調:“雷暴雨就是衝鋒號,要讓每個考點都成為電力保障的‘防汛堡壘’,絕不能讓一絲電流波動影響考生筆尖的流暢。”
江夏供電公司紀委在一線檢查供電設備
讓每個“電力細胞”經得起風雨考驗
日前,江夏區供電公司考點客戶組副組長徐文波來到江夏職業中學考點配電房,他掏出紅外熱成像儀,瞇眼凝視螢幕上跳動的 37.8℃,與整體溫差小于 0.7℃時,徐文波的嘴角微揚。
這樣的“設備體檢”每天都在6個考點同步進行。該公司紀委推動建立的“一設備一檔案”系統裏,涉保的5座變電站的216個刀閘接點、10條10千伏線路的135基桿塔都有專屬“健康日誌”。在江夏實驗高中考點電纜溝,保電監督人員蹲下身用手指丈量防火泥封堵縫隙,發現 0.5 釐米的細微裂痕後,立刻督促運維人員用高壓水槍沖洗溝內積灰,再以防水密封膠進行二次加固。“這些隱蔽工程就像電力系統的‘毛細血管’,必須細心去檢查。”公司紀委負責人的話,讓所有保電人員記住了設備防護的“毫米級標準”。
讓每個用電節點成為 “靜音衛士”
英語聽力考試是高考的重要環節,在所涉保電線路的測試現場,保電監督員在考場教室內,半跪在考室地板上,耳朵貼近配電箱傾聽電流聲。“這個接觸器的磁吸聲在安靜考室裏能隱約傳出蜂鳴聲,必須加裝隔音棉。” 保電技術骨幹和學校相關負責人一道,立刻採取措施,用防噪膠條對2間考室的配電箱進行“降噪手術”。更嚴格的考驗在備用電源區——當雷暴雨導致主電源跳閘的模擬指令下達,江夏四中的柴油發電機必須在無感識別啟動並網,比規定標準還要快的精準表現,源於公司紀委連續三天對發電車各項功能調試、各種儀錶量程的逐項核驗。
江夏供電公司員工在考場外守護
讓每個值守崗位變成 “鋼鐵哨卡”
高考前夜21點,江夏區供電公司供電指揮中心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在燈光下穿梭。供電監控電子屏上,6 個考點的實時數據如同跳動的音符,變壓器溫度、線路負荷、開關狀態等信息不斷刷新。保電監督人員的目光精準落在值守臺上的《設備巡檢記錄》上。
每天復盤會從保電籌備期就已開始。每晚19點,各考點值守人員準時將當日設備巡視數據上傳至“保電駕駛艙”,公司紀委監督小組對照《高考保電細則》逐條核查,每個考點的供電電源、自備應急電源都要經過三輪模擬推演,直到所有設備參數穩定在“黃金區間”。通過對6個考點和保密室涉保線路、變壓器、配電櫃、電纜溝等設備開展多輪次“地毯式”排查,累計督辦消除隱患12處,根據連續五天的檢查數據對比分析,公司紀委推動修訂《高考保電應急預案》,新增 極端天氣下UPS電源一台,加強客戶側設備檢查及交接班紀律等3項措施,9個值守點的31名值守人員迎來最後的衝鋒時刻。
6月7日,當高考首科語文考試的鈴聲在晨光中響起,6 個考點的變壓器正以低於日常30%的負荷穩定運行,備用發電機的排氣管凝結著細密的水珠,隨時準備接管可能的風雨考驗。(文/圖 姚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