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共商AI發展大計 18所高校院長今天聚首光谷
6月11日上午,東湖高新區在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召開高校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座談會。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18所在鄂高校人工智能學院負責人齊聚光谷,與高新區管委會、科創平臺及企業代表共議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大計,為打造全國AI創新高地建言獻策。
座談會開場,東湖高新區亮出人工智能産業“成績單”。目前,全區匯聚人工智能企業738家,2024年産業規模突破450億元,佔武漢市總量70%以上,其中8家光谷企業入選“2025福布斯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企業TOP50”榜單,數量上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
高校代表聚焦産業痛點,紛紛提出關鍵建議:算力與數據共享迫在眉睫,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呼籲開放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武漢超算中心資源,並提供脫敏行業數據支撐科研;場景開放驅動技術落地,垂類大模型需深度對接政府與工業場景,建議開放低空經濟、工業機器人等驗證平臺;人才機制亟待創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提出建立“海外人才共享池”,推行校企“雙聘制”,華中農業大學呼籲引入多元算力架構適配農業AI研究……
針對高校訴求,東湖高新區也在現場明確後續行動路徑。該區不僅計劃完善專項政策,納入高校算力補貼、青年團隊扶持條款,還將優先開放多個專業場景,供高校團隊驗證技術。
“光谷將立足以用為導向,加速人才、技術、場景深度融合。”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高校智力資源與産業實踐的深度耦合,光谷人工智能産業生態正邁向更務實、更開放的新階段。
為加速産業生態構建,光谷今年已成立“人工智能 ”辦公室,並建成國內規模最大、場景最豐富的湖北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總計70萬平方米的AI園區,將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首期50億元、總規模有望達100億元的人形機器人及AI産業投資基金,更將在未來精準滴灌來此發展的創新種苗。(記者馬文俊、通訊員項健、田星宇、葉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