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編鐘三年研究計劃》發佈 將與哈佛大學等國際機構加強研究合作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06-12 09:54:31

  6月11日,為慶祝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隨州曾侯乙編鐘入選《世界記憶國際名錄》宣傳展示活動現場,湖北省博物館發佈了《曾侯乙編鐘三年研究計劃》。

《曾侯乙編鐘三年研究計劃》發佈 將與哈佛大學等國際機構加強研究合作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12092434

  該計劃涵蓋科技融合類、文化傳播類、學術出版類三大類。科技融合類包括“大數據庫建設”,文化傳播類包括“曾楚編鍾大展”“編鐘音樂創作”“文創産品研發”等,學術出版類包括“科普系列叢書”“研究系列叢書”等。

  該計劃強化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博物館的合作,涉及美國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大英博物館、俄羅斯音樂博物館及收藏家協會、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武漢音樂學院等。

《曾侯乙編鐘三年研究計劃》發佈 將與哈佛大學等國際機構加強研究合作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12092442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張曉雲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擬邀請美國、英國、俄羅斯、德國、新西蘭等多個國家的學術合作機構,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和所長,從考古、音樂、藝術等不同領域,對曾侯乙編鐘這一人類共同的寶貴遺産進行深入研究。

  開幕式上,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副主任呂晨晨在視頻致辭中稱,曾侯乙墓是二十世紀世界考古史中的重大發現,是早期中國禮樂文明最為完整的縮影。曾侯乙編鐘的詳細銘文,不但展現了一鐘雙音的科技成就,而且系統展現了中國高度發達的樂律體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講座教授王海城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要加大對曾侯乙編鐘相關研究,因為音樂本身就是全人類都有的。

  今年4月,曾侯乙編鐘成功入列《世界記憶國際名錄》,活動現場舉辦了曾侯乙編鐘“世界記憶國際名錄”揭牌儀式。(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

《曾侯乙編鐘三年研究計劃》發佈 將與哈佛大學等國際機構加強研究合作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12092448

(圖片説明,活動現場,著名作曲家王原平、黃汛舫向湖北省博物館捐贈大型音樂作品《九歌》曲譜。)

編輯:薛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