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高品質發展丨科創引領 湖北加速發展新質生産力
新華網武漢7月8日電(張潘)大江澎湃,創新潮涌。為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湖北大力實施科創引領戰略,加速發展新質生産力,以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經濟“含新量”不斷提升。
強化企業創新策源力
近日,華工科技第三屆創新日活動現場發佈9項重磅新品,其中包括國內首臺全天時智慧鐳射除草機器人,讓“鐳射一掃瞬間除草”變為現實。
這款全天時智慧鐳射除草機器人,內置上千種農作物和雜草的數據模型,能根據不同作物調整鐳射功率,雜草清除率穩定在95%以上。遇到“新”雜草時,系統會自動收集雜草數據上傳雲端訓練,訓練完成後可一鍵更新,讓機器人越用越聰明。
華工科技展示的全天時智慧鐳射除草機器人。新華網發
據介紹,雜草幼苗期,由於目標過小,機械除草機很難清除,而傳統人工除草成本相對較高,如採用化學製劑除草,其有毒成分可能殘留在土壤中,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
針對這一痛點,華工科技全天時智慧鐳射除草機器人應運而生,它憑藉高效、安全等優勢,正加快走向市場。
華工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鐳射除草機1小時一個鐳射頭能除1萬棵雜草,通過其混合動力方案還能實現全天候工作,大幅提升除草效率,目前已有全國多地的合作社前來諮詢、求購。“按一年兩季除草測算,大概3年就可收回購置成本。”
近年來,華工科技致力於創新研發,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産品出口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湖北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實施湖北省科創企業全生命週期培育計劃,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超50%,鼓勵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等。2024年湖北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萬家,居中部第一。
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
目前,湖北“51020”現代産業集群持續壯大,光電子信息、汽車製造、大健康3大産業邁入萬億級規模,千億級産業達到19個。
聚焦産業創新需求,今年3月,湖北印發實施《湖北省“61020”科技創新成果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構建科技創新成果“培育—遴選—應用”全鏈條支持體系。
湖北已形成以1家國家實驗室、10家湖北實驗室、8個大科學裝置、16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525家新型研發機構為主體的科技力量矩陣。高能級創新平臺矩陣和全鏈條攻關體系,為湖北産業創新注入強勁動能。
長飛公司展示的新型光纖預製棒。新華網發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預製棒、光纖、光纜三大主營業務,市場份額連續九年保持全球第一。目前,長飛公司加速空芯光纖等前沿技術産業化進程,搶佔下一代光纖技術制高點。
看好湖北大健康産業發展前景,聯影集團在湖北已累計研發業內首創裝備十多個,獲得授權專利超1300件,累計取得60余件産品註冊,帶動300多家高端醫療裝備上下游企業發展。
圍繞産業鏈,湖北精準部署創新鏈,編制産業鏈創新圖譜,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一季度,湖北經濟增速同比增長6.3%,高於全國0.9個百分點,不僅創下近12個季度以來的最高增速,更是連續9個季度保持高於全國的增長態勢。
增長背後,科技創新驅動産業躍升尤為亮眼: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4%,電子元件、光纖、鋰離子電池等産品産量增速均超40%。
打造“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
近年來,湖北加快構建政産學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創新體系,率先探索實施科技人才評價、職務成果賦權等改革為科學家減負鬆綁,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從5年前的37%提高到67%;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500億元,居全國第三;全省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0.5件,居中部第一。
為培育大膽創新、寬容失敗的土壤,湖北省科技廳探索出臺科技創新容錯免責事項清單,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政策導向進一步強化。
湖北今年還連續推出《湖北省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實施辦法》《湖北省中小企業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實施辦法》,首創“政府數據增信+財政風險共擔”雙軌機制,將企業創新能力和商業潛力轉化為融資信用資本。
湖北省知識價值及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對接會暨“浦惠來了”App煥新發佈會現場。陳周璇 攝
多家銀行也推出特色金融産品或服務。浦發銀行推出面向中小微企業、科創企業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浦惠來了”App,切實提升金融服務的便利性。
一系列舉措,助力湖北加快打造更具活力更有競爭力的創新生態,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推動創新驅動發展進入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