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車規晶片創新頻出 量子晶片加速突破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07-21 09:32:29

  原標題:車規晶片創新頻出 量子晶片加速突破 今年湖北“芯”聞亮點多

湖北:車規晶片創新頻出 量子晶片加速突破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21092328

2025九峰山論壇暨化合物半導體産業博覽會,東風汽車展臺,觀眾參觀車規級晶片晶圓和智慧模組。(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今年上半年,湖北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4.4%,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27.5%。湖北省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腦機介面、智慧網聯汽車等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取得了突破性發展,成為拉動支點建設的“新車頭”。

  人工智能開新局

  今年,DeepSeek橫空出世,AI加速融入千行百業。站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擁抱人工智能,成為湖北最堅定的選擇。

  舉杠鈴、直膝行走、與人微笑互動、被推倒後迅速站起……2月5日,“勞動者”“荊楚”“神農”“天問”“楚寶”等10款人形機器人驚艷亮相,為湖北省“新春第一會”上演科技序曲。

  4月22日,湖北省委主要領導向全省幹部群眾推薦了四本好書,《AI改變世界:人工智能新發展與智算經濟》在列。

  5月29日,湖北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培訓班,邀請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首席科學家周伯文授課,以《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前沿趨勢與産業機遇》為題,深度拆解人工智能産業發展路徑。

  跳舞、下棋、打太極……7月16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鏈博會上,湖北300平方米的人形機器人産業鏈專題展區人氣爆棚,20台人形機器人各顯神通,國內外客商紛紛投來“橄欖枝”。

  從實驗室的代碼躍動,到人形機器人列裝亮相,湖北正以“敢為人先”的魄力,推動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據統計,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産業規模達1105億元,同比增長超57%,預計2025年突破1500億元,人工智能企業數量突破2000家。

  “芯”聞今年特別多

  晶片是汽車的大腦。4月23日,在2025上海車展首次推出的“中國芯展區”,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的“龍鷹一號”和“星辰一號”被展示在“計算類晶片”技術墻上的顯眼位置。

  “龍鷹一號”作為國內首款成功量産的7納米車規級智慧座艙晶片,2024年應用於30餘款車型,穩居國産座艙晶片市佔率第一,並成功打入歐美及東南亞市場。

  “星辰一號”則是芯擎科技自主研發的全場景高階輔助駕駛晶片,在性能、算力、存儲等關鍵指標上超越了國際“頂流”,計劃今年量産,2026年大規模上車應用。

  一輛汽車有25到50個控制器,需要500到1000枚晶片,其中九成已實現國産化。MCU(微控制單元)晶片,就是剩下10%裏的“硬骨頭”。它是汽車大腦中的大腦,指揮其他晶片控制車輛並保證性能。

  為打破國外廠商的壟斷,2022年,東風公司聯合中國信科等8家企事業單位,成立湖北省車規級晶片産業技術創新聯合體,打造了完全國産化的車規級高性能MCU晶片“DF30”,該晶片今年已完成試生産驗證,計劃2026年量産上市。

  在紅外晶片領域,高德紅外旗下全資子公司——武漢軒轅智駕科技有限公司幫助車友們加速實現“電影特工夢”——在國內率先實現車載紅外晶片規模化量産,讓汽車即便關掉車頭大燈,依然能在黑夜裏看清路。目前,相關産品已應用在東風猛士、廣汽埃安、吉利翼真、百度DeepWay、陜汽重卡等車企的乘用車、商用車量産車型中。

  武漢黑芝麻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全力駛入人形機器人賽道。5月27日,在新加坡亞洲科技展上,黑芝麻智慧重點展示了面向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全棧解決方案——基於新款華山A2000和武當C1236晶片,為人形機器人開發更智慧的“大腦”和“小腦”。

  量子晶片也取得新應用——在中國電信武漢洪山廣場營業廳,量子SIM卡、量子密信、量子密話、量子加密對講機、量子云印章等琳琅滿目。在量子安全晶片加持下,用戶可完成接密話、發密信、傳密文等操作。目前,湖北“量子密信”用戶已突破27萬戶,用戶數量持續快速增長。

  “芯”聞特別多,催動數字産業不斷壯大。據湖北省數據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湖北省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具備開具發票資格的企業同比增長15%,開票金額同比增長16.7%。(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 實習生 陸穎)

編輯:魏寒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