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
來源:湖北日報  |  2025-08-07 09:32:28

  原標題:“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 

  “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我堅信,武漢必將以其‘國際濕地城市’的遠見卓識,持續為全球濕地保護貢獻更多積極範例。”8月6日,在武漢舉辦的“厚植支點建設的綠色底色”主題報告會上,《濕地公約》秘書處副秘書長傑伊·奧爾德斯通過視頻連線發出的讚嘆,贏得全場掌聲。他盛讚武漢作為全球首個人口超千萬國際濕地城市的範例價值,並堅信武漢將持續引領全球濕地保護。

“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_fororder_11

  這份國際認可的範例,由一個個沾滿泥土氣息的生動實踐共同書寫。報告廳內,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工程師馮江撫摸著展板上一張張鳥類照片,動情講述:“12年堅守,沉湖鳥類從169種增至301種,超10萬隻候鳥歸巢,‘百里荒湖’真正成了‘鳥類天堂’!”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明亮如數家珍地分享市民力量:“‘民間河湖長’‘城市觀鳥人’隊伍越來越壯大,成為守護濕地精靈的明亮眼睛。”武漢市春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金珂伊則帶來社區綠色驛站的溫馨一幕,她展示著居民手繪的綠地圖:“500座驛站就是500個綠色客廳,大家共育花草、分享收穫,鄰裡情在綠意中升溫。”

“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_fororder_12

  堅實的生態基底,孕育出令人矚目的“武漢答卷”。依託豐富濕地資源,武漢創新推出全國首個濕地生態補償制度,建成“空天水岸”智慧監測系統,打造50處小微濕地實現“濕地入城”。公園建設方面,全市公園1024座,成為中部首座“千園之城”;綠道總長2426公里,105公里東湖綠道榮獲“亞太區卓越獎”。綠色惠民深入人心,“公園+”文化活動年吸引遊客超1億人次,生態福祉惠及千家萬戶。“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球首個人口超千萬的國際濕地城市、中部地區首座‘千園之城’……一個個金字招牌,正是‘兩山’理論在武漢落地生根最有力的注解。”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局長黃江波表示。

“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_fororder_13

  “相信武漢有能力承擔起中國公園城市建設的示範!”中國工程院院士、城鄉規劃學家吳志強通過視頻寄語表示,武漢公園城市建設,從“300米見綠、500米入園”到“公園20分鐘效應”,一步一步從單點慢慢變成網絡,完成整體空間綠色佈局。

  在本次主題報告會上,面向未來的武漢綠色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新篇。“這份綠色答卷屬於全體市民。”黃江波展望道,“我們誠邀每一位熱愛這座城市的人加入‘綠色合夥人’行列,奮楫爭先,共同厚植支點建設的綠色底色,繪就更加絢麗的濕地花城新畫卷!”(記者楊文漪、通訊員孫姝、張虹)

編輯:魏寒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