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一批從俄羅斯經中歐班列(武漢)運回的新聞紙,正從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運往武漢陽邏港,隨後將換乘船舶運往江蘇太倉港。
近年來,湖北港口集團漢歐國際公司依託中歐班列,積極探索“班列+水運”等多式聯運模式,進一步發揮中歐班列(武漢)與長江“黃金水道”的疊加效應。
據悉,今年1至8月,回程班列經陽邏港中轉發運18102標箱,同比增長198%。貨物主要有來自俄羅斯的板材、橡膠,德國的機械設備、日用品,以及中亞的農産品等,主要分撥到太倉、上海、青島、大連等城市。
依託武漢獨特的區位優勢,“歐洲—武漢—日本”“韓國—武漢—歐洲”等多條國際中轉運輸通道也受到了客戶的青睞,“中歐班列+漢亞直航”聯運模式較傳統運輸方式縮短時效1/3左右,有效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真正實現多式聯運內外聯通。
中歐班列(武漢)創新運輸模式不斷涌現。2025年6月,湖北首開鐵水聯運“一單制”班列,相較於以往運輸方式,全程運輸時間縮短了5天以上。“一單制”通過整合運輸鏈條,具有一次委託、一單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結算的特點,客戶只需在鐵路95306平臺申請“一單制”鐵水聯運全程物流辦理業務,即可完成全程運輸,真正實現鐵水聯運無縫銜接。有效解決了傳統鐵水聯運存在單據轉換繁瑣、多次委託、運輸銜接不暢等弊端。
鐵水聯運“一單制”班列開行,為中歐班列回程分撥貨物提供了新的物流服務模式,簡化了操作流程,顯著提升了多式聯運服務水準。
今年1月,武漢市獲批建設中歐班列華中區域集結中心。
作為中歐班列(武漢)集結中心的核心樞紐,漢歐國際物流園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班列集拼、智慧倉配、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方案,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更連接陽邏港、天河機場等,打通江海直達與國際航空通道,助力武漢構建“通道+樞紐+網絡”體系,拓寬中歐班列(武漢)輻射範圍,強化其中轉樞紐作用,為多式聯運注入核心動能。
下一步,湖北港口集團漢歐國際公司將持續優化中歐班列運營組織,提升服務品質與運行效率,為推進多式聯運體系建設貢獻力量。(記者劉潔、通訊員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