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珞珈實驗室牽頭的湖北省科技廳“尖刀”技術攻關項目——“車用環境狀態智慧感測器研製及應用示範”傳來關鍵突破。
該項目成功攻克車載傳感領域兩大核心技術難題,研發的車規級智慧感測器性能達國際先進水準,不僅推動車載感知精度與可靠性大幅提升,更已在東風汽車、夢芯科技及湖北多條高速公路落地應用,累計創造近5億元直接經濟效益,為我國汽車智慧網聯與交通基礎設施升級注入“湖北動能”。
在車用感測器技術領域,紅外晶圓級封裝的車載高可靠性、光纖傳感的測點規模與精度協同,長期以來是制約行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前者直接影響感測器在複雜車載環境下的穩定性,後者則限制了多場景下感知數據的全面性與準確性。湖北珞珈實驗室項目團隊針對這兩大痛點展開攻關,最終實現技術突破:一方面解決紅外晶圓級封裝技術在車載環境下的高可靠性難題,確保感測器能適應高溫、振動等複雜工況;另一方面打破國內外光纖傳感技術中“測點規模、分佈密度與測量精度難以兼顧”的困境,讓感測器在大規模部署時仍能保持高精度感知能力。
據悉,該項目成果已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覆蓋汽車製造與交通基礎設施兩大核心領域:在汽車産業端,技術成果應用於東風汽車的智慧網聯車型及夢芯科技的車載傳感産品,助力車輛提升環境感知與定位能力,加速智慧駕駛落地;在交通設施端,已部署于湖北省京港澳高速、當枝松高速等交通要道,為道路狀態監測、車流調度及安全預警提供高精度傳感數據,推動高速公路智慧化升級。截至目前,相關應用累計産生近5億元直接經濟效益,技術商業化潛力持續釋放。
湖北珞珈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優化感測器性能,拓展在新能源汽車、城市智慧交通等更多場景的應用,同時推動技術與産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助力湖北打造車用感測器産業集群,為我國汽車與交通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堅實的技術支撐。(文 姜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