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杯不醉”的解酒“神藥”能信嗎? 專家:網紅“解酒藥” 其實不算藥
俗話説,“酒逢知己千杯少”,酒一直是國人飯桌上至關重要的存在。儘管這幾年一些酒桌陋習逐漸被大眾摒棄,甚至在一些情形下勸酒者要承擔法律責任,但還是有很多難以推脫的酒局。推杯換盞之間,難免就要喝高。為此,網上不少店家開售“解酒藥”,號稱純植物提取無副作用,讓人“千杯不醉”。這世上真的有這樣的“神藥”嗎?
“神藥”氾濫
“化酒為水,酒量大增”保健品能治酒精中毒?
陳先生因工作的原因經常有酒局,有時候為了業績不得不“灌酒”,也曾聽説酒量是能練出來的,但是硬喝實在無法忍受醉酒後的不適。有次在看電視劇時,看到一個情節:女主角去銷售部做營收,聚餐被同事灌酒宿醉了。第二天,好心的女同事拿出一瓶藥放在桌上,提醒她“以後喝酒前先吃這個”。
“好像是能增加酒量或者防止醉酒的東西,我就試著去網上搜了搜,確實發現了很多叫‘解酒藥’的連結,有的像糖果似的。”不過陳先生看著誇張的宣傳廣告卻産生了懷疑,“只要飯前來一粒,就可以千杯不倒”靠譜嗎?
在網購平臺上有很多宣稱“酒前保護肝臟,酒後迅速解酒”的“解酒神器”在火熱銷售,比如澳洲進口或者德國進口、韓國風味等的膠囊、軟糖等,價格在100元至400元不等,月銷量最高達3000多。
幾乎每種相關産品的展示頁面上都標有“解酒藥”“醒酒藥”“護肝片”等字眼。記者諮詢了10家店舖,他們均否認自己售賣的是藥品,“我們售賣的是保健食品,主要作用是解酒,加速對酒精的分解,達到快速醒酒和提升酒量的效果。”商家介紹,還能改善喝多難受、頭痛噁心等症狀,還強調有人做過試驗,食用後再喝酒會讓酒量有所增加,同時醉酒後不再難受。
在記者追問下,部分商家提供了産品中的配料表。其中提及最多的成分便是葛根,“葛根是解酒最好的物質,在中藥中有記載,其成分能分解乙醇毒性,防止酒精對腦的抑制,控制酒精的吸收,促進酒精在體內的代謝;葛根還有出汗的作用,通過出汗解除宿醉。”客服解釋,在喝酒前服用葛根,可形成保護膜,保護肝臟、胃。
部分商家的評論區只放出了好評,但有買家在“問大家”一欄中,直言化酒為水、提高酒量根本不可能,該難受還是難受,“完全是智商稅”。也有人表示,“吃完吐得更厲害了,人差點沒了,找人刷好評真是過分,沒這藥效就別出來騙人了”。
“神藥”非藥
宣傳功效並無認證 解酒還要靠人體代謝
不少網友表示,這些含“藥”字的食品到底能不能讓人在酒後保持清醒,避免不舒服的情況出現,從此開懷暢飲而無後顧之憂?標注的成分是什麼物質?怎麼才算是解了酒?
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主任醫師田艷濤表示,在臨床上,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藥品以解酒的適應症獲得國家藥監部門批准,也就是説,現在市面上的所謂“解酒藥”,本質上都是保健品或食品。
他介紹,在中醫典籍《本草綱目》中對於葛根的作用有這樣的記載,“治天行上氣嘔逆,開胃下食,解酒毒”。那麼葛根真有解酒的療效嗎?很遺憾,尚未有明確的藥理學研究予以證實葛根的作用,而在《千金方》中寫道,“酒醉不醒,生葛根汁,飲二升,便愈”。也就是需要兩升的葛根汁才能實現解酒的效果。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丁慶明也表示,網紅“解酒藥”,其實不算藥,保健食品是不能添加藥物成分的,絕大多數宣稱有護肝功能、降低酒精對肝臟細胞損害的食品,其中的成分通常來自藥食同源的中藥提取物,如甘草、人參、葛根等,也有添加了一些氨基酸的,如L-半胱氨酸、牛磺酸等也都屬於食品添加劑,但這些成分的藥效並不確切。
“偏方”不可靠
或可引發肝功損傷 得不償失
丁慶明介紹,飲酒過量、酒精中毒後,在臨床上,納洛酮、納美芬、美他多辛等藥物能起作用,比如“鹽酸納洛酮舌下片”,舌下含服後,藥物進入大腦,可解除乙醇導致的中樞抑制;納洛酮直介面服吞下不能起效,只能在醫院實施靜脈注射或舌下含服,它代謝快,藥效只能維持一小時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嚴重醉酒時,旁人不能貿然幫醉酒者服藥,除了可能被直接吞入而不能在舌下釋放,更容易誤吸藥片到氣管中。
田艷濤補充,雖然在臨床上美他多辛可以增強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但是這種藥物是處方藥,主要用於酒精性肝病的治療,也可以用於急性酒精中毒,並不適合正常人群去服用,更不能用於解酒。
那麼如何正確解酒呢?田艷濤認為,解酒最主要的是促進體內蓄積的乙醇和酒精的排出,一方面,在飲酒後可以適量補充液體,多喝水,稀釋體內乙醇和酒精的濃度,減輕肝臟的負擔;另一方面多喝水還起到利尿的效果,促進排出。切忌用一些所謂的“偏方”、“老方”來解酒,不僅可能起不到解酒的效果,反而會增加肝臟的負擔,甚至引起肝功能損傷,非常得不償失。(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