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北消息(記者 王珊珊):大名縣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大名縣緊密結合推進高品質發展機遇,憑藉“中國小磨香油之鄉”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芝麻種植基地和芝麻文化旅遊,不斷延伸芝麻食品精深加工,完善香油産業鏈條,小磨香油製作傳統技藝被列入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
大名小磨香油 供圖 邯鄲市大名縣委宣傳部
“想把香油産業做大做強,不僅要靠單一資金或技術注入,保證香油産品的傳統品質和香味,還要培植孵化芝麻産業園區,研發芝麻休閒食品、保健品等高端産品,實現産業轉型和升級,提高品牌競爭力,以此助力大名芝麻種植和香油産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大名小磨香油製作技藝傳承人、大名縣京府黑芝麻小磨香油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鳳麗介紹,作為“五鹿香”黑芝麻小磨香油創始人李璉的第十代傳人,李鳳麗在大名縣沙圪塔鎮謝寨村建立了萬畝“冀黑芝2號”芝麻示範方,利用自然降水、雨後適期播種,在不抽取地下水的情況下實施保護性耕作種植。僅僅90天時間,芝麻喜獲豐收,公司全部訂單回收,農民畝收益達到兩千元左右。目前,大名縣京府黑芝麻小磨香油有限公司年産小磨香油2600噸、芝麻醬2000噸、花生醬1500噸、花生油500噸。
大名小磨香油 供圖 邯鄲市大名縣委宣傳部
大名小磨香油是用“水代法”加工制取,香油色澤紅潤、晶瑩透亮、油香柔和、濃郁持香。《大名縣誌》記載,大名小磨香油在明朝嘉靖年間就有加工小作坊,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經過一代代大名人的努力,大名小磨香油産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大名的一項特色産業。
大名小磨香油 供圖 邯鄲市大名縣委宣傳部
“‘小磨香油遍全國,誰人不知大名府。’目前,大名小磨香油遍佈全國31個省市,越南、緬甸、新加坡、韓國、俄羅斯、美國等地都有大名小磨香油作坊。”大名縣農業農村局黨建辦負責人李改娜介紹,大名人在國內外開設了7500多家小磨香油磨坊,在縣內形成了西楊村、辛寨村、儒家寨等40多個香油專業村,從業人員3.4萬餘人。大名小磨香油年消耗芝麻13萬噸,年生産小磨香油5.5萬噸,佔全國香油産量的四分之一,年産值20億元,年利潤5.5億元。
市民選購大名小磨香油 供圖 邯鄲市大名縣委宣傳部
據悉,大名縣把香油産業作為特色産業進行重點扶持,立足挖掘傳統産業,創名牌,闖市場,不斷提升香油産業發展前景。大名人對香油産業用“小芝麻大乾坤”作為座右銘,把芝麻打造成功能性農産品,將示範原料生産基地的成功經驗進行大規模擴展,以“公司+芝麻種植基地+科研機構專家+協會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模式,大力提高芝麻産業化、香油傳統技藝現代化生産和生産經營規模化、科學化、安全化,將傳統農業、傳統技藝與新型功能設備高效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結構調整,依靠基地帶動、市場拉動,逐步建立市場化運作、規範化管理的新型特色産業,結合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業態,走三産融合的發展模式,不斷延長香油産業鏈條,最大化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