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澤藍天救援隊許英強:馳援土耳其 彰顯國際救援中的中國力量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2-21 15:49:53

  國際在線河北消息(記者 王珊珊):北京時間2月13日和14日,距離土耳其地震發生一週之後,邯鄲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黨支部書記、雞澤縣藍天應急救援隊團支部書記兼隊長許英強和各救援隊的隊友們在卡赫拉曼馬拉什奇跡般地營救出三名倖存者,展現出中國救援人員的英勇無畏和專業力量。

(原創)雞澤藍天救援隊許英強:馳援土耳其 彰顯國際救援中的中國力量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221141112

許英強(左)在救援現場 受訪者供圖

  “救援無國界,要盡最大努力挽救更多生命”

  2月6日,土耳其發生大地震。許英強從報道中得知土耳其災區房屋嚴重摧毀,有上萬民眾傷亡。“救援無國界,我一刻也不能停留,早一分鐘就早救下一個人或一個家庭。”許英強第一時間整理個人資料和裝備向中國探險協會、河北省慈善聯合基金會報備,申請馳援土耳其。經過層層篩選,許英強通過審核,成為全國第11支救援隊中的一員。

  “城市基本成為一片廢墟,隱隱約約有幾棟沒有倒塌的房屋樹立在廢墟當中,佈滿裂痕。當地的民眾看到我們攜帶生命探測設備後,激動地向我們哭訴,希望我們救救他們的家人。”2月11日,在卡赫拉曼馬拉什,地震災區的情景令許英強十分揪心。“心裏很不是滋味,我不會放過任何一處疑似有人的地方,要盡最大努力挽救更多生命!”

  “倒塌的大多數都是7層左右的居民樓房,疊壓式倒塌為救援帶來更大難度。”許英強説,在救援現場,隊員們需要使用雷達和生命探測儀進行探測,確認被困人員點位後,先使用大型挖掘機在鋼筋混凝土建築上清理出通道,再利用小型破拆工具打洞。為了避免對被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在靠近被困人員的位置時需要再次探測,這時就不能使用大型救援設備,需要人工徒手清理。

  探測、挖掘,再探測、再挖掘,手套磨破了,手也磨破了,許英強和隊友們全力以赴,只為等待奇跡的出現。

  “我們真的想快一點,再快一點”

  2月13日,許英強從一線傳回消息,經過一整天的救援,他們已挖出兩名受困人員,但不幸全部罹難。

  “我們真的想快一點,再快一點。”生命的脆弱讓許英強真實地感受到一種無助。

  “兩名罹難者均為女性,其中一位女孩的男朋友從未離開過救援現場,他一直徘徊在廢墟中期待著奇跡的出現。”許英強説,當看到女朋友真正永遠地離開後,男孩迸發出難以自製的哭聲。

  “在男孩抱著女孩發出第一聲吶喊時,在場的全體人員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許英強哽咽地説,“如果再快一點就好了。”

  自許英強抵達土耳其後,他每天的休息時間只有短短幾個小時,一般在帳篷或簡易房屋內打地鋪。短暫打盹後,他便再次回到救援一線。

  “目前,土耳其仍處在寒冷的冬季,夜晚氣溫已降至冰點以下,這給救援工作增加了難度,同時也讓倖存者的生存變得艱難,他們很可能因為失溫死亡,所以我們必須快一點、再快一點。”許英強再次説。

  “讓被埋沒的生命重見藍天,所有的苦與累都值得”

  “這裡有疑似微弱的生命信號!”2月13日,在一片住宅樓區域,救援隊員發現生命探測儀顯示出讓人激動的信號。

  “快!抓緊救援!”許英強和隊員們不停地用手一點一點挖著廢墟。經過多支救援隊的不懈努力,他們終於在廢墟下成功將一名男子救出。

  “當時在場的所有人,不分國籍,都在歡呼,有的人在哭,有的人拍下視頻。”許英強説,“吶喊聲有中文、英文、土耳其語,還有很多我聽不懂的語言,但我知道,他們都在為倖存者歡呼。”

  2月14日,廢墟中再次出現疑似生命信號。經過數個小時的施救,救援隊員搜救出一名年輕男性倖存者。

  “救援隊員為獲救者蓋上特製的金色保暖薄膜,防止他繼續失溫,同時,用隨身帶的急救藥物,為這名倖存者短暫地提供醫療,然後抬著他小心翼翼穿越廢墟。被抬出時,這名倖存者身體狀態較好,不僅頭腦清醒,而且還能説話。”許英強説。

  2月14日當天,又一名男性倖存者獲救,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當倖存者被抬上擔架,我看到他的胸膛隨著微弱的呼吸上下起伏。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堅韌,內心的狂喜噴涌而出。讓被埋沒的生命重見藍天,所有的苦與累都值得。”許英強言語中難掩激動。

  目前,許英強已經圓滿完成相應救援任務,將於近日撤離回國。

編輯:李雨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