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承德平泉市人民法院積極融入特色産業集群發展,推動涉食用菌産業矛盾糾紛實質化解,“三源共治”高效司法服務模式,為食用菌産業鏈發展護航。
據了解,平泉市有著“中國食用菌之鄉”稱號,當地食用菌年均産量63萬噸,産業鏈産值達82億元,現有生産園區1500余個,企業1200余家。
以能動履職“護鏈”,織密法治輻射網。平泉市人民法院與平泉市食用菌産業發展中心及行業協會加強合作,建立菌之都法官聯合工作站,搭建“3+N”共享平臺,邀請市紀委監委、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門入駐,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升工作站專業化水準。通過開展培訓、普法宣傳等多種手段,向食用菌高端種植、精深加工、銷售運輸、品牌建設、金融融資等全産業鏈提供服務,對涉食用菌産業矛盾糾紛進行“全生命週期”治理。2023年以來,開展涉食用菌專項法治培訓11場,指導企業規範管理24次,提供涉法風險評估19次。
以司法服務“強鏈”,優化解紛模式。平泉市人民法院構建“5+7+1”解紛專業團隊,邀請5名食用菌行業技術、行銷專家和法官聯合駐站調節糾紛,7名人民法庭庭長遠程提供諮詢、案情研判等指導,並設立1個涉食用菌專業合議庭集中管轄審理相關案件,切實推動矛盾糾紛訴前化解。2023年以來,指導訴前保全、立案53人次,訴前調解成功62件,涉及金額1300余萬元,受理涉食用菌産業糾紛數量同比下降35.3%。
以特色品牌“助鏈”,擦亮“菌菇之鄉”誠信品牌。深入開展入企調研走訪活動,常駐指導各類食用菌産銷分析會、培訓會,為全國各地到平泉市開展涉食用菌交易的客商提供司法服務。2023年以來,開展入企走訪調研65次,發放“買賣合同明白卡”等明白卡2300余張,答覆諮詢249次,向食用菌産業主管部門提出風險防控預案1份、工作建議5條。(文 王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