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雄安新區始終將兒童友好作為這座“未來之城”的應有之義,推動“一米高度看城市、看世界、看未來”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全過程、全領域之中。
在第76個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愛在雄安·童夢未來”雄安新區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成果發佈暨第一屆“未來之眼看未來之城”——雄安印象作品徵集活動啟動儀式,在容西片區飛泉社區兒童劇場內伴著童聲清越、笑語飛揚溫情啟幕。此次活動發佈了雄安新區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豐碩成果,為孩子們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節日禮物。
活動現場
活動以兒童合唱雄安兒童友好城市主題曲《帶上雄心安個家》開場,純凈歌聲承載著孩子們對雄安這片熱土的歸屬與期冀。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羅之芹同志代表黨工委、管委會向活動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向廣大兒童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並祝小朋友們節日快樂。活動發佈了兒童友好城市宣傳片(2025版),生動呈現了新區將兒童優先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治理全過程的實踐探索,讓“兒童友好”的理念在未來之城妙不可言的圖景中紮根發芽。
“孩子們是雄安最年輕的‘城市合夥人’,是千年大計最生動的注腳”,此次活動期待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新區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共同織密兒童成長“服務網”,書寫“妙不可言、心嚮往之”的兒童友好燦爛篇章。
雄安新區始終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納入“未來之城”發展藍圖,按齡、按需規劃兒童友好空間,打造15分鐘社區圈、10分鐘鄰裡圈、5分鐘街坊圈三級兒童友好空間體系,構建全齡友好服務體系。
本次發佈雄安新區第二批44個兒童友好公益踐學點位、首批22個兒童友好社區及第二批35個兒童友好實踐基地,標誌著覆蓋更廣、內涵更豐的兒童成長支持網絡正加速形成——從體育中心到社區空間,從鄉村實踐到非遺體驗……雄安新區正積極將社會資源整合轉化為滋養兒童成長的“無邊界課堂”。
活動現場
發佈活動後,與會領導與孩子們共同前往容西青禾幼兒園,與孩子們共慶節日,併為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專屬禮物”——雄安新區兒童友好公益踐學地圖,將政策關懷切實轉化為溫暖互動,彰顯從“頂層設計”到“落地關懷”的雄安溫度。
深化兒童參與,織就“童創未來”成長經緯。
雄安新區著力拓寬兒童參與渠道,讓兒童成為城市的“小主人”。第一屆“未來之眼看未來之城”——雄安印象作品徵集正式啟動,本次徵集鼓勵兒童圍繞新區城市規劃建設、生態文明、科技創新、文化地標、民生服務等主題,以獨特視角進行觀察,並通過攝影、繪畫、詩詞、書法、手工文創等充滿童趣的形式,記錄和暢想這座拔節生長的“未來之城”,為孩子們提供了參與城市建設、共繪發展藍圖的暢享平臺。
此次徵集活動是雄安新區推動兒童參與的一個縮影。在雄安,兒童參與的理念已融入日常:學校積極設立兒童觀察團,讓孩子們充分“做主”,容西祥輝幼兒園兒童觀察團的孩子們提出更換鞦韆、建設沙坑、配建滑梯,還用自己的小手畫出了草圖,現已正式動工。社區聚焦兒童需求,通過專題調研推動適兒化改造,羅河社區組織志願護學隊,用八百多個日夜的早晚堅守把車流不息的街道變成了上下學的安全通道;雙文社區串聯下沉兒童樂園、享趣智匯館、航天科普館享趣樂園等兒童友好場景,融合雄安新區白洋淀元素對街區進行了美化提升。企業、公益組織等多元力量在項目與活動設計中尊重兒童意見,積極開展兒童友好活動,尋環XLOOP摒棄傳統商業設施中的兒童區“孤島化”,公共區域內圓角包邊的軟墊、閱讀角剛好適配的卡通靠枕構建了親子同樂新場景,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親子“鬆弛感”;郊野公園為孩子們開闢親子農場,讓孩子們體驗從播種到收穫的全過程,探尋生物的奧妙。
雄安新區更期待將兒童的參與和創造延伸至城市規劃、建設等更廣泛的環節,以“一米視角”優化城市功能,共同建設美好未來。
此外,雄安新區各縣、各片區及單位還圍繞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啟迪智慧的兒童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參與中收穫快樂,在體驗中啟迪智慧,在成長中全面發展。
“未來之城”正拔節生長,日新月異,孩子們正從城市發展的“見證者”成長為共建共享的“主人翁”。未來,雄安新區將繼續秉持兒童友好理念,不斷創新實踐,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加溫馨、更加包容、更加有利於成長的友好之城。
新區黨群工作部、改革發展局、社會工作部、綜合執法局、生態環境局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各縣、各片區婦女兒童工作分管負責同志、婦聯主席、改革發展局有關負責同志,兒童友好實踐基地負責人以及兒童、家長代表100余人參加活動。(文/圖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