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楊集鎮將本地資源優勢與特色養殖相結合,做足“棗”文章,念活“驢”字經,成功探索出“棗香驢”的養殖模式,讓昔日的普通毛驢“身價”倍增,為鄉村産業注入了新活力。
在楊集鎮茄子劉村養殖基地裏,一群毛色光亮的驢正悠閒地咀嚼著曬乾的紅棗。據了解,楊集鎮紅棗種植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立足這一優勢,該鎮探索“棗香驢”養殖模式,以紅棗、玉米秸稈等為主要飼料,紅棗中含有的多種氨基酸和營養物質讓驢的體質得到增強,還使驢肉帶有淡淡的棗香,口感更加細膩。
“目前,基地共養殖驢一百多頭,年收益20萬元左右。”棗香驢養殖基地負責人劉培龍説。從傳統養驢到特色養殖,“棗香驢”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更成為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楊集鎮宣傳委員楊博文表示:“下一步,楊集鎮將持續推動特色養殖業發展,不斷培育壯大養殖企業,鼓勵和帶動更多農戶發展養殖,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文 周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