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的主糧革命:從水土不服到北方霸主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0-10-26 17:39:24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説,小麥和水稻在主糧中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歷史上長期維持著“北麥南稻”的種植格局。然而,作為一種外來農作物,小麥不是一開始就佔據C位的,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裏由於水土不服,被農民廣泛“嫌棄”,而不願種植。

  人工馴化的小麥作物起源於裏海和中東地區,大約在距今4000—5000年前通過歐亞草原通道傳入中國。與小麥原産地冬季寒冷潮濕、夏季炎熱乾燥的地中海式氣候不同,我國屬於典型的北半球季風氣候,大部分地區呈現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的特徵,在南方地區尤為顯著,且夏季澇災頻發。由此導致小麥嚴重水土不服,根本無法在我國南方地區立足。

  北方雖然有部分地區適合種植,但小麥産量低,而且需在春季播種,需要大量的水來灌溉,北方的春季乾燥少雨雪,在水利條件不發達的華夏上古時期及夏商周時期,種植小麥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而小麥傳入中國後,只能在靠近河流的少部分地區種植,與北方佔據主導地位的粟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期,麥都被稱為“雜稼”或“雜糧”,只在不産粟的少部分地區可以繳納國庫,而多數地區仍以粟作為主要農業稅收來源。

  到了秦漢時期,隨著戰國分裂局面的結束,新生的大一統王朝擁有比以往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資源,許多大型水利工程和灌溉設施得以在全國建成。如此一來,小麥種植的水利困境得到了緩解。

  然而,對於當時以粒食為主的華夏文明來説,小麥的飲食方式和口感等因素依舊制約著百姓種植的積極性。在奉行老黃之術的西漢初期,小麥的種植範圍還是十分有限。直到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即位,為了滿足頻繁的戰事需要,急需一種生長週期短的作物作為軍糧,應付連年不斷的征戰。而戰國時期發明的石轉盤在這個時期得以大量推廣,小麥可以大規模磨成麵粉,於是進入了統治者的視線。至此,小麥製作成的麵食得到了大眾普遍認可。

  當時的大儒董仲舒奏請漢武帝“關中俗不好種麥”、“而損生民之具”,他建議“使關中益種宿麥,令毋後時”。准許在關中平原及時趕種冬小麥。在漢武帝的支持下,冬小麥取得了成功,並在漢帝國統治中心關中平原得以普及和豐收。

  漢武帝龍顏大悅,因此“遣謁者勸種宿麥”,大力鼓勵百姓種植冬小麥。如此一來,小麥的生長週期就由原先的一年縮短為半年,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為漢朝開疆拓土提供了可靠的後勤支持。

  到了三國時期,軍閥割據,混戰不休,小麥生長週期短的優勢再次引起了各地軍閥的重視,並得到了全面的推廣,成為士兵行軍打仗的重要口糧。

  到了南北朝時期,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到江南地區,同時帶去了先進的生産技術和種植技術。此時的小麥經過數百年的改良,竟然在部分地區適應了南方的氣候,南方麥作也成為了很多百姓種植的對象。到了唐宋時期,小麥的種植面積全面超越粟,成為我國北方最重要的主糧。

  憑藉種植週期短的先天優勢以及與本土氣候條件逐漸相適的後天條件,小麥終於實現了從備受嫌棄的“雜稼”到北方作物霸主的逆襲。直到今天,小麥依然在中國百姓的餐桌上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成為僅次於水稻的第二主糧。(文 袁峰)

編輯:于靈爽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