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10月22日,由哈爾濱市委宣傳部組織縣(市、區)系列新聞發佈會和實地採訪活動來到了阿城區,阿城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阿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宏偉圍繞該區脫貧攻堅情況作主旨發言。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呂岩
阿城區位於哈爾濱市主城區東南23公里處,有扶貧任務的村97個。脫貧攻堅期間,阿城區委、區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提升“三保障”、突出“三精準”,狠抓“三落實”,始終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
據介紹,阿城全區成立了15個脫貧攻堅專項工作推進組,構建上下對應、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深入開展“五級書記”遍訪貧困村貧困戶活動。逐級逐層簽訂了年度脫貧攻堅責任書,將壓力傳導到位。建立低收入戶檔案,對“六類戶”實行線下關注,及時救助及時幫扶。建立了區社會扶貧資金會商制度,對因病因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予以救助,已發放救助資金20.5萬元。
在完善“兩不愁三保障”方面,近年來,該區通過買、租、改、建等方法,先後完成了279戶建檔立卡戶和537戶農村低保戶、貧困殘疾戶等“四類戶”危房改造,全區農戶住房安全問題全部得到解決。解決了320個村屯安全飲水問題,該區開展農村飲水水源周邊環境整治,保障了農村飲水工程長期穩定運行。全區167名貧困家庭在校生全部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就學費用“能免則免、能補則補”,優先享受國家教育資助金、各類公益金及社會捐助金。該區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醫療保障範圍,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承擔,做到了貧困人員應保盡保。全區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實現“一單制”結算,全面落實“一免五減”“先診療後付費”等政策。
據介紹,該區依託當地資源優勢,充分發揮産業扶貧項目“四兩撥千斤”作用,著力培育特色扶貧産業,已實現産業扶貧整區帶動、整鎮聯動、整村覆蓋及戶增收定制等多重覆蓋。全區積極推進“貧困家庭增收行動”,717戶貧困戶發展增收項目875項,實現增收147萬元,戶均增收2055元。阿城區大力推進特色中藥材平貝種植整區帶動項目,79戶建檔立卡戶種植平貝21.6畝。平山鎮、新利街的粘玉米,亞溝街的草莓、粘豆包,雙豐街的肉製品加工,小嶺街的中藥材小鎮等産業扶貧項目紛紛落地見效。全區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42戶,發放金額1776.2萬元,有力地推進貧困人口産業發展。全區大力推進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目前已外出務工614人,並利用財政資金和産業項目、光伏電站等收益設置公益崗位312個。
隨著扶貧政策的落實落靠,貧困群眾獲得大量實惠,但自力更生改變生活狀況的願望和動力不足,脫貧後遺症逐漸凸顯。
“要富口袋先富腦袋,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阿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欒青玉介紹,阿城區組織開展“自強、感恩、文明”等扶志扶智系列主題活動。該區完善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經常開展文化扶貧宣傳活動,建立健全了“一約四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推動農村形成文明健康新風尚,並舉辦“擺脫貧困 走向小康”脫貧攻堅成果展和全區脫貧攻堅頒獎大會,區委宣傳部“阿城發佈”微信公眾號設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專題,傳遞阿城減貧聲音,展示阿城減貧成就。
“下一步,阿城區將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切實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群眾心裏有‘奔頭’,讓群眾奔向小康生活的步伐更加沉穩堅實。”阿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李宏偉説。(文 張牧秋 編輯 于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