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聯通力量決戰脫貧 共築全面小康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1-19 10:18:42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記者 呂丹丹 編輯 于靈爽):依託黑龍江聯通的扶貧項目,左手殘疾的宋文軍成為了“上班族”,找到了生活的出路;因病致貧的岳淑芹、王連榮老兩口在黑龍江聯通駐村工作隊的悉心照料下脫貧了,生活也有了奔頭;隨著黑龍江聯通農村高速無線局域網的普及,貧困戶搖身一變成“村播”,農産品也成了“網紅爆款”……

  無數張笑臉的背後,是黑龍江聯通交出的一張振奮人心的扶貧答卷:黑龍江聯通定點幫扶的1個貧困縣、省分公司和13個地市分公司定點幫扶的2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1683戶、3271位貧困戶全部脫貧,被貧窮圍困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2020年末,在中國聯通2021年度工作會議上,黑龍江聯通被中國聯通集團公司黨組授予了“脫貧攻堅先進單位”稱號。接過沉甸甸的獎牌,黑龍江聯通黨委書記、總經理劉炳坤心潮澎湃。他説:“對黑龍江聯通來説,這是脫貧攻堅戰的喜人戰果,更是對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幹部員工的極大激勵。”

(有修改)A【黑龍江】凝聚聯通力量決戰脫貧 共築龍江全面小康

  黑龍江聯通被中國聯通集團公司黨組授予了“脫貧攻堅先進單位”稱號 供圖 黑龍江聯通

  駐村幫扶 按下貧困生活“停止鍵”

  隆冬時節,雙鴨山市饒河縣東升村村民岳淑芹心裏卻暖暖的。

  “環境好了,人心情就好。”岳淑芹邊澆花邊高興地説。自從2018年告別茅草屋住進了新居室,擺弄花花草草成為了岳淑芹的新愛好。

  岳淑芹和老伴王連榮過去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岳淑芹行動不便、皮膚病嚴重,老伴王連榮手腳患有嚴重痛風,別説脫貧致富,老兩口的基本生活都難以保障。黑龍江聯通駐村工作隊的到來,改變了老兩口貧困的生活。

  “子女都遠在外地,駐村工作隊就經常來家裏。不但給我們送米麵油,還幫我們幹體力活。他們就是我們老兩口的親人。”坐在熱乎乎的炕頭,岳淑芹打開了“話匣子”。“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岳淑芹説。

(有修改)A【黑龍江】凝聚聯通力量決戰脫貧 共築龍江全面小康

  黑龍江聯通駐村工作隊走訪貧困戶 攝影 呂岩

  幫扶王連榮和岳淑芹,只是黑龍江聯通駐村工作隊脫貧路上的一個小序曲。據東升村第一書記、黑龍江聯通駐村工作隊隊長杜雲東介紹,東升村貧困戶共有7戶11人,主要為因病、因殘致貧,缺少土地及勞動力,無收入來源,均以社會保障維持生活。了解到此情況後,駐村工作隊因戶施策,幫助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公益崗位、發展庭院經濟,種植紅小豆、養殖小雞、大鵝,幫助貧困戶尋找銷路。

  東升村村支書董慶羽説:“駐村工作隊的到來給村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但幫村裏通路燈、修廣場,還身體力行地為村民們幹實事。從春季插秧、夏季抗洪到秋後曬糧,再到冬季掃雪,他們都從不缺席。”

  近年來,黑龍江聯通已選派34名挂職幹部奮戰扶貧一線,並健全“1+1+N”支撐保障體系、組織各項扶貧項目落地、創新扶貧方式、發揮“大扶貧”協同效應。以東升村為例,黑龍江聯通除了派出駐村工作隊進行幫扶,還投入扶貧資金90萬元,為東升村建設水稻加工項目。該項目的建立不僅打破東升村多年來無産業的局面,還為村中貧困戶、低保戶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就業崗位,通過産業幫扶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防止返貧。

  産業“造血” 貧困戶變身“上班族”

  “可能你們沒看出來,我的左手有點殘疾。”饒河縣永前村村民宋文軍説。

  在他工作的撓力河水産品銷售市場,這事是公開的秘密。不過一起工作的村民們可絲毫不敢小看他,因為他幹起活來速度飛快、動作麻利。

  宋文軍説:“以前是貧困戶,生活老困難了,人也整天無精打采的。自從來這打工,咱也變成‘上班族’了,生活有奔頭了。沒有聯通的好項目,我想脫貧也沒有門路。真的非常感謝聯通。”

  樺林村黨支部書記王昌龍介紹説,2018年,黑龍江聯通投建了撓力河水産品銷售市場。市場以合作社入駐批發經營和漁民入駐零售經營為主體。項目不僅拉動了貧困戶和低收入群體就業,壯大了集體經濟,更是打造了本地和外埠兩個市場和線上線下多種銷售途徑。現已形成了“樺木林”河蟹和“紅肚皮兒”撓力河鯽魚兩個主打品牌,具備一定影響力。

(有修改)A【黑龍江】凝聚聯通力量決戰脫貧 共築龍江全面小康

  黑龍江聯通投建的撓力河水産品銷售市場 攝影 呂岩

  “在撓力河水産品銷售市場工作的近20個貧困戶,每人每年都能增收五、六千元,現在他們全都脫貧了。”王昌龍説,有黑龍江聯通這麼好的幫扶政策和項目,他和鄉親們心裏有底兒,身上有勁兒,必須繼續好好幹,爭取早日奔小康。

  撓力河水産品銷售市場項目並非個例。截至目前,黑龍江聯通累計投資建設扶貧項目40余個,投資總1.02億元。如今,黑龍江聯通的産業扶貧項目在龍江大地遍地開花,“鋪出”了一條條脫貧快車道。

  劉炳坤認為,産業扶貧是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的重要舉措。通過産業扶貧,不僅能形成一系列産業聯農帶貧的有效模式,還能激發貧困群眾不等不靠、自強不息、用勤勞雙手改變生活的精神狀態。黑龍江聯通始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當前與長遠相結合”原則,把扶貧模式由“輸血”向“造血”幫扶轉變,通過網絡、技術、人員等優勢有機結合,利用互聯網打造扶貧新亮點,為貧困地區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在定點扶貧縣——饒河縣,黑龍江聯通不但積極推行“預購訂單+農産品深加工+種養合作社”扶貧模式,也將消費扶貧作為扶貧工作重點。

 

凝聚聯通力量決戰脫貧 共築龍江全面小康

  黑龍江聯通黨委書記、總經理劉炳坤(右)直播推介饒河黑蜂雪蜜 攝影 劉嘉麗  

  在2020年5月17日國企開放日上,黑龍江聯通利用網絡直播為饒河農産品傾情代言。“在線觀看人數超過50萬,下單總金額超過360.29萬元”的不俗成績,無疑是黑龍江聯通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發起的一次強力衝刺。黑蜂雪蜜、大米、蒲公英茶等來自饒河縣的特色農産品也因一場直播成為了網友們搶購的“網紅”商品。當然,這些農産品的“網紅”生涯並沒有結束。

  黑龍江聯通基於前期建成的優質網絡,將饒河農産品優勢和黑龍江聯通雲網一體化優勢有效結合,以“互聯網+能力”思維,打造亮點産品,通過互聯網讓電商進鄉鎮、進村屯,把饒河縣農産品推向更廣闊的大市場,獲取更大效益。

  一“網”情深 打通扶貧“最後一公里”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導致農村人口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實施醫療扶貧也是脫貧攻堅的關鍵。饒河地廣人稀,從鄉鎮到縣城路途遙遠,對不少農村地區的老年人來説,看一次病可以説是費盡週折。黑龍江聯通研發的“智慧醫生助理”系統,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讓群眾看病有了真正的“醫”靠。

  2019年4月的一個夜晚,饒河縣小佳河鎮的居民祝濤因胸部疼痛來到鎮衛生院就診。院長邵本海通過中國聯通贊助的“智慧醫生助理”系統對其進行了診斷。結果顯示:心前區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性為85%。

  “我當時看到系統顯示85%的可能性後,二話沒説帶上祝濤立即驅車趕往縣中醫醫院。”據邵本海描述,到了縣中醫醫院後,患者被立即連夜送往建三江醫院,並做了三個心臟支架。

  自2019年4月,黑龍江聯通的16個“智慧醫生助理”被安裝在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輔診病例到達了8756例;同時,黑龍江聯通還將流動醫療車開入鄉鎮,極大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特別是鄉鎮級醫生的診療水準,實現了縣域內醫療機構信息互聯共享。“智慧醫療”實現了讓每一個鄉村醫生背後都有一個豪華的醫療專家團隊,也打通了醫療扶貧的“最後一公里”。

凝聚聯通力量決戰脫貧 共築龍江全面小康

  團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利用“智慧醫生助理”系統輔診病歷 攝影 呂岩

  同樣,以教育雲桌面扶貧項目為代表的教育扶貧項目也為教育資源匱乏的鄉村送去了的溫暖的“聯通力量”。該項目以信息化手段實現遠程互動與同步課堂,豐富教學資源和方法,將“名校、名師、名課堂”等優質資源帶到孩子們的眼前,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推動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教育公共服務能力有效提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重要支撐。

  在網絡扶貧方面,黑龍江聯通共投資7596萬元提升貧困地區網絡覆蓋品質,全省貧困村寬頻覆蓋率達到99%,4G覆蓋率達到92%;在公益扶貧方面,黑龍江聯通投入公益資金和物資折合7.6萬元,扶貧志願者達到300余人,全省通過開展“同心攜手、讓愛傳遞”扶貧捐贈活動,共為貧困村捐贈家電及生活必需品13000余件;在扶貧扶智方面,黑龍江聯通投入120萬元為貧困縣開展教育扶貧,舉辦扶貧幹部致富帶頭人、農村黨支部書記等培訓班11期,共培訓基層幹部和技術人員2000余人。

  劉炳坤表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接下來,黑龍江聯通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脫貧地區産業幫扶繼續補上技術、設施、行銷等短板,促進産業提檔升級,助力黑龍江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源源不斷的“聯通力量”。

編輯:張牧秋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