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五常市鳳凰山景區雪景。邵國良攝/光明圖片
遊客在漠河體驗潑水成冰。資料圖片
七台河速滑隊的小隊員們在進行速滑訓練。李金昌攝/光明圖片
寒冬臘月,冰雪的降臨給沉寂的黑土地帶來無限生機。2021年元旦假期,不少遊客專程來到黑龍江,在冰天雪地中迎接2021年的到來。
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和“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確立,我國冰雪産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髮展期。黑龍江冰雪資源富集,作為中國最早開發冰雪、運營冰雪的省份,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傳統固化的思維中突破,從解放思想中突圍,化地理環境劣勢為發展優勢,充分利用冰天雪地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冰雪文化、冰雪旅遊、冰雪賽事、冰雪娛樂、冰雪裝備、冰雪教育、冰雪節慶等,加快把“冷資源”催生為“熱經濟”。
文藝賦能 冰雪有了生命色彩
冬日的黑龍江,江河冰封、雪落大地。鑿取雕琢,配之五彩霓虹,製成冰燈、雪雕,原本冷硬的冰雪便有了生命的色彩,絢爛起來。
入夜,從天空俯瞰哈爾濱冰雪大世界,炫彩的燈光,恢弘的冰雕建築,仿佛童話世界的水晶宮殿一般。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孔慶濱介紹,今冬冰雪大世界最大的亮點是“一帶一路”冰雪勝景,展現沿線17個國家的人文風情、文化內涵,同時凸顯哈爾濱整體文化特質。開園當日,冰雪大世界就吸引近2萬人共享冰雪奇觀。
與冰雪大世界一街之隔的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上,冰雪被打造成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其中主雪塑《華夏神龍》長116米,高33米,由百餘名雕刻師歷時9天打造而成,炯炯有神的眼睛、飛卷的龍須,造型靈動、栩栩如生,寓意祝福民族振興、人民安居樂業。來自重慶的遊客尹傑一家人在雪雕前合影留念,尹傑高興地説:“頭一次看到這麼多雪、這麼精美的雪雕,簡直是冰雪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非常震撼。”
黑龍江作為冰雪藝術發源地,給冰雪賦予創意文化的靈魂。從1963年第一屆冰燈遊園會的舉辦到2021年第三十七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拉開帷幕,跨越歷史時空,原本冬季捕魚的照明工具演變成黑龍江獨特的文化符號,詮釋著黑龍江人不畏嚴寒、娛樂冰雪的堅強和智慧。
2009年,冰燈被列入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生於寒冬卻消于陽春,水與火竟能相容,是物質而不能久存,非物質而年年再生,初為水而終於水,無骨卻能成形,生命全在過程,堪稱非物質文化遺産中最絕妙最獨一無二之形式。”黑龍江冰燈冰雕技藝傳承人艾輝説。
在黑龍江,冰雪不僅被雕刻家幻化成美景,還被收錄在畫家筆下,衍生出以表現冰雪大自然為主體的冰雪畫派。“我的家鄉在黑龍江肇東一個小村子。冬季,大地被冰雪覆蓋,樹上結滿了樹挂,房頂上也蓋著綿軟厚重的積雪,陽光照在地上、樹上、房頂,晶瑩閃耀、熠熠生輝,神奇而壯美。那時我就感嘆,如果能將這美好的景象畫下來該多好。”冰雪畫創始人于志學表示,冰雪之美是他創作的動力之源。
古人表現雪景的典型畫法為“留白”,即用水和墨調劑後在白色宣紙上繪畫時留下空白處以示雪景。于志學認為“留白法”不足以完美表現北國大冰大雪的壯美景象。早在20世紀70年代,于志學秉承“繼承不是重復,一切在於創造”的理念,以獨特的礬墨語言和技法,開闢了中國畫表現技法的新境界,提出“墨有韻、白有光”的中國水墨畫審美內涵,創立了冰雪山水畫獨特的畫法體系。這些獨特的繪畫技法將中國傳統的用筆、用墨和宣紙等材料的表現境界進一步拓展,以其特有的藝術語言,闡發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學的核心思想,不僅填補了傳統中國水墨畫不能直接展現冰雪的空白,更讓黑龍江冰雪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文旅融合 特色活動盡情體驗
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2020年12月21日,在我國最北端的黑龍江漠河市冬至文化節現場,上千名市民和遊客聚集在初心廣場,盡情享受本地民俗文化盛宴。鐵鍋燉江魚、煮水餃、蒸豆包……來自廣東的遊客王曉琪品嘗過一道道極具東北地方特色的美食後,又開始體驗潑水成冰帶來的奇妙樂趣。隨著主持人的口令,熱水從200余人組成的北字形方陣中統一潑出,一時間空中冰霧瀰漫,劃出一道道弧形美景。“來之前在網上看過很多人玩,真實感受下,非常過癮,場面太壯觀了。”王曉琪感嘆。
點燃聖火、祭湖醒網、拖網拉魚……2020年12月26日,在大慶市連環湖,一場熱火朝天的冬捕正在進行。“魚把頭”及漁工們守在大網邊,隨著機械輪盤的轉動,千米大網從冰湖內被徐徐拉起,冰面上也逐漸泛起水汽。鰱魚、鳙魚、鯉魚……一條條大魚在漁網中翻騰跳躍,大的有三四十斤,最小的也在五斤以上,冰湖騰魚的壯觀景象,讓在場觀者直呼過癮,紛紛同魚兒合影拍照,討個“年年有餘”的好彩頭。
以前,每到冬季,大雪封門,影響生産生活,冰雪對於黑龍江人來説是災害,是發展短板。如今,隨著冰雪旅遊的發展,黑龍江省不斷挖掘黑土地特有的地域民俗文化、培育冬季文藝演出市場。哈爾濱採冰節、五大連池冬捕節、遜克霧凇節、伊春冰雪歡樂季……一項項文旅活動攪熱了寒冬,不僅為黑龍江冰雪注入更多新內涵,也使越來越多的黑龍江人轉變思想觀念,重新認識冰雪、樂享冰雪、經營冰雪。
地處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的雪鄉景區熱鬧非凡,雪韻大街上,遊人走進雪鄉劇場、雪鄉文化展覽館等場館,了解當地文化特點、地域特色、林區建設的歷史發展進程。民俗木刻楞景觀房、棒槌山寨……雪鄉景區于吃住行中還原林區生産生活原貌,再現雪鄉特色民俗文化。周長貴是當地居民,經營著一家家庭旅館,生意紅火,收入可觀。在周長貴眼裏,冰雪已經從稀鬆平常的自然之物變成了難得而寶貴的資源。“習近平總書記説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我體會太深了,現在年年冬天最盼的就是下雪,這裡很多林場職工靠著冰雪過上了好日子”。
哈爾濱索菲亞教堂內,遊客不僅能觀賞異域建築,還能享受視聽盛宴,伴著弦樂曲《我愛你,塞北的雪》的演奏,聽眾浸身其中。
文體注力 線上線下動起來
在佳木斯市草帽村,晚飯後,村民楊麗娟打開手機準備聽縣裏文化館聲樂教師的培訓課。楊麗娟愛好唱歌,經常參加村裏演出,希望能在專業老師指導下提升自己。“早些年,冬天農村沒啥活動,天寒地凍的也不愛出門,不少人聚在一起打麻將、玩撲克、嘮閒嗑。現在隨著文化活動的開展,村民都成文藝人啦。”
冬季天氣寒冷,以往由於活動少,加之場地受限,住在農村的居民喜歡躲在家裏“貓冬”。為營造文化暖冬,豐富各地群眾文化生活,黑龍江省開展“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系列群眾文化活動。2021年,全省各地將舉行2萬餘場線上線下群眾性演出、展覽、培訓,包括大型文藝演出、書畫展覽、“結網絡對子、種冰雪文化”培訓等多個板塊。
冰尜競速、趣味冰壺、雪地足球、雪地穿越、雪仗對抗、速度滑冰、冰球賽……近年來,黑龍江省各地加大場地設施投入,開展系列冰雪體育活動,豐富群眾冬季文化生活。
黑龍江是我國冰雪運動的大省和強省,隨著冬奧會進入“北京時間”,黑龍江省在發展競技體育的同時,大力促進冰雪運動大眾化。從2016年起,黑龍江省將每年的12月20日設立為“黑龍江省全民冰雪活動日”,鼓勵國有冰雪體育場館、設施有序向群眾免費開放。
“動作要連貫”“要注意雙腳節奏的變化”“腿要支撐住”……2020年12月18日,在哈爾濱第三中學冰上課堂,速度滑冰冬奧會冠軍張虹給學生們進行現場指導,“虹基金體育教育進百校”活動於當天正式啟動。據了解,由冬奧會冠軍張虹發起的“虹基金”,于2020年9月20日在哈爾濱成立。“我們計劃在黑龍江舉辦冰雪運動進校園,設置冬季運動課程、奧運文化進校園等系列活動,還將籌辦省級大眾冰雪系列賽事,促進大眾對奧運文化的了解,帶動更多人了解冰雪知識、掌握冰雪技能、參與冰雪運動。”張虹表示。
“黑龍江省連續5年開展的‘賞冰樂雪’系列活動,累計帶動和影響全國7000余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有效推動了群眾冬季運動的普及,將我省打造成為‘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核心區。”黑龍江省體育局局長陳哲説,“未來我們要多角度豐富創新冰雪體育産品,促進冰雪體育與文化、旅遊、健康融合發展。”(記者 張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