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綏化市北林區新華鄉新華村路邊,有一片黑土地,綠油油的玉米苗長勢喜人。
“這裡採取農藝和生物措施保護黑土地。去年秋天秸稈全量深混還田,增加黑土地的有機質。”綏化市北林區農技推廣中心推廣研究員張樹春介紹説,“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土壤剖面,65釐米都是黑土,在30釐米左右,都能看到翻埋的秸稈。通過這些秸稈在耕層下面建了一個‘土壤水庫’,雨水多的時候蓄水,乾旱的時候源源不斷地給秧苗供水。”
通過多年的黑土地保護和利用,項目區旱田耕層由當年的18釐米左右增加到現在的31.5釐米,有機質也得到了3%以上的提升。
多種保護顯疊加效應
黑土耕地在一定時期記憶體在著肥力透支,“變薄、變瘦、變硬”的問題。為了給黑土地“增肥”,黑龍江省從2015年開始承擔國家的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項目實施過程中,採用了有機物料還田、深耕深松、測土配方施肥、增施緩控釋肥料、生物肥料等方式方法進行保護利用黑土地。多種方式一起發揮作用,釋放了疊加效應,使黑土地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得到保護。
張樹春説:“秸稈翻埋還田使土壤更加鬆軟了,秸稈腐殖質成為農作物的糧食,源源不斷地供應農作物生長。”
綏化市海倫市,是中國大豆之鄉,從2015年開始開展了5種黑土耕地保護模式。如今黑油油的土壤不僅鬆軟,間或還有粉紅色蚯蚓在其間蠕動。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鄒文秀介紹,海倫是黑龍江省中厚層黑土典型代表地區,這類土壤主要問題是有機質積累和分解失去平衡,針對問題,他們以秸稈翻混還田、粉耙還田和松混還田為核心,以黑土層擴容增碳為目的,組合了玉米-大豆和玉米-玉米-大豆輪作技術,建立了黑土層保育模式。
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劉向波告訴記者,連續6年的試驗示範表明,在本來不低的産量基礎上,玉米平均增産10.2%以上,大豆平均增産12.3%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3.2克/千克以上,黑土層保護深度達到了30~35釐米,各項指標都達到或超過國家保護綱要要求。
類型多樣需因地制宜
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韓曉增介紹,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和縣域耕地品質調查評價成果,黑龍江省的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是吉林省的2.75倍,是遼寧省的3.19倍。
黑龍江省黑土耕地不僅面積大,類型也很豐富。橫跨6個積溫帶,複雜多變的地形、熱量和降水條件,造就了黑龍江省土壤的多樣性:黑土、黑鈣土、白漿土、草甸土、暗棕壤、風沙土、鹽鹼土、水稻土等多個土壤類型都有分佈。
省農科院土壤肥料與環境資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周寶庫,從事黑土地研究34年,對黑龍江省的黑土耕地狀況瞭如指掌:三江、松嫩平原中東部,主要為黑土、黑鈣土、草甸土、白漿土。該區地勢平坦,土壤有機質普遍下降,耕作層不優,犁底層變厚,土體構型不良,存在障礙層。低山丘陵區和漫川漫崗典型黑土區,自然土壤屬性為黑土層薄,土體砂礫較多,土壤貧瘠,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在松嫩平原西部,春季風沙大、乾旱,裸露地表受風蝕侵害,夏季雨水集中,坡崗地土壤受水蝕侵害,該區域風蝕和水蝕造成的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土壤類型主要為黑鈣土、草甸土、暗棕壤、風沙土等,耕層厚度16~22釐米左右,犁底層厚度10~15釐米,砂礫底土壤佔本區域50%~60%左右,保水、保肥能力較弱。土壤有機質含量中等偏低,一般在25~30克/千克,肥力偏低。在三江平原及松嫩平原中南部的水田區,土壤類型主要以草甸土、沼澤土、低地白漿土、水稻土為主。該區土壤結構不良、透水性差、養分低,土壤酸化加劇。
“一副藥只能治一種病。針對不同類型的土壤就要採取不同的方法。”韓曉增説。“松嫩平原中東部和三江平原草甸土區,要用以秸稈翻埋還田為核心的黑土層保育模式;因風蝕和水蝕造成黑土層比較薄,或者暗棕壤等中低産田,適用以有機肥加秸稈碎混還田為核心的黑土層培育模式;而以秸稈覆蓋還田、少耕免耕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模式主要適用於松嫩平原西部風沙、乾旱、鹽鹼地區;障礙性土層消減快速培肥模式,主要是‘治療’白漿土和黑鈣土‘有病’土層等;坡耕地控蝕增肥模式主要是要讓坡耕地溫和排水;水稻秸稈還田增碳保肥模式主要是解決水田秸稈還田難的問題。”
韓曉增提出,對不同生態區域黑土地所存在的主導性問題,要進行精細問題劃分,列出清單,然後因地制宜,多措並舉實施保護。
精準試驗供分類施策
開完東北黑土地綏化現場會,韓曉增和他的團隊趕往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二分公司和黑河的定位試驗基地,查看玉米和大豆的長勢。
在這兩個基地,他們分別對白漿土和暗棕壤進行改良培肥利用定位試驗,每個基地都採用相對成熟的黑土地保護利用的10種方法,比如免耕、條耕、深翻、淺耕、秸稈覆蓋、條蓋、淺混、深混和加施有機肥、生物炭等等,將持續試驗6年,為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提供精準高效的原創性技術模式和生産參數。
為什麼要進行定位試驗?韓曉增解釋,黑龍江省地形、土壤類型、氣候和種植制度都具有多樣性,但是目前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模式多數出自某個地點,如果大面積推廣,有可能出現“水土不服”,只有根據每個生態類型區的特點進行精準野外田間研究,才有利於全面精準推行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提高保護利用效率。
韓曉增介紹,已經成型的10種黑土地保護利用模式各有韆鞦,把它們放在一起比一比,在技術聯合中找出差距和不足,也就能識別出到底哪種模式更為適合、高效。這樣就可以在複製推廣中少走彎路。( 記者 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