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龍江這樣幹
來源:黑龍江日報  |  2021-08-12 10:35:36

  今年是黑龍江省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的第一年。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龍江這樣幹

訥河市孔國鄉孔國村集體大院。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龍江這樣幹

樺南農戶家門口擺放的垃圾分類箱。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龍江這樣幹

泰來縣大興鎮新風村。

  年初以來,以省委省政府確定的“5+1+1”重點任務為抓手,全省各地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短板,持續改善鄉村建設面貌。

  “小廁所,大民生” 好事更要辦好

  鄭宜民是七台河市四新村村民,家裏2019年改造的室內廁所,方便整潔無異味。

  “我原來擔心冬天不能用,現在看擔心是多餘的,用起來方便不説,還很節水。”鄭宜民説。

  四新村由於無管網、地勢複雜及極寒天氣等原因,無法使用傳統下水管道。村委會經多方考察,決定採用“真空排導技術”進行改廁。這項技術的主要特點是便器冬季使用時可防凍,管道無污水殘留密閉隔臭,蚊蠅無法滋生,便器可放置戶內,無需清掏,每次如廁用水量只有0.5升,是一般水衝廁所用水量1/12。

  富裕縣龍安橋鎮興裕村村民張立臣家,2019年廁改時,村裏給了5種方式,看了示範戶家之後,最後決定用“室內水衝廁所”。“改廁後,冬夏使用起來感覺非常好。”張立臣説。今年72歲的徐桂琴不習慣使用室內廁所,老兩口商量後選擇了室外廁改。廁所上方設有小排風扇,如廁後用蓋子把蹲位口蓋上,防蚊蠅同時減少廁屋內異味。糞便等自然發酵後,進行集中堆肥處理。

  “政府建的廁所真的很實用,也充分尊重我們農戶的意見。”改廁的農民們説。富裕縣今年計劃完成600戶室外廁所改造。

  為杜絕改廁後“沒人用、沒人管”問題,富裕縣各鄉鎮均製作了室內衛生廁所使用明白卡,張貼在農戶家中,指導廁所使用注意事項,成立了維護管理隊伍,設立了服務熱線,配備了吸污泵,政府採購10台吸污車分配到鄉鎮使用,形成了建、管、維一體化管護機制。

  樺南縣在改廁時,採取“新建房屋配建一批、試點示範帶動一批”的方式推進,堅持“簡單、實用、經濟、耐久、環保”原則,穩步推進室內水衝廁所接入城鎮管網模式、室內水衝廁所接入村級自建管網和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模式;對不具備管網設施的村探索推進“室內水衝廁所+室外積肥筒就地生物降解無害化處理”模式。

  省農業農村廳介紹,今年上半年他們組織開展農村改廁調研,採取村屯填報、鄉鎮調查、縣區核實、地市審核匯總等方式,對全省所有村屯待改廁所進行了調查摸底,為“十四五”期間農村改廁提供了數據支撐。截至6月末,共清查改廁用戶39.4萬戶。

   美麗鄉村 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如何在美化村莊同時放大優勢,彰顯特色呢?

  記者在林口縣龍爪鎮民主村看到,墻上3D彩繪圖讓小村充滿了活力,一些外地人在頗有特色的彩繪圖前拍照錄視頻,小村成了近郊旅遊打卡地。

  寧安市按照色調一致、特色鮮明的原則,打造了勤勞村特色民居、小朱家村特色民居;啟動了上官地村全省龍江民居試點,投資300多萬元實施了16戶32間民居改造,完成內部裝修、外立麵粉刷、庭院設計等,已投入使用。

  為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孫吳縣依託獨特的界江風光和民俗風情實施特色村鎮改造建設項目。主要建設社區服務中心改造、邊溝改造、新建廁所、庭院改造、新建民宿等工程。項目建成後,每年僅住宿一項預計可創造直接經濟效益90萬元,還可間接帶動周邊餐飲、旅遊等産業發展。

  七台河市四新村,經過“拆、改、建、添”,形成了綠廊花徑旅遊景觀帶,全村街巷庭院間一步一景、移步換景。28條臭水溝渠變成了小橋流水,垃圾點被改建成綠化景觀帶。村民陳彥青説,自己拍的反映村裏美的照片和視頻,在朋友圈裏引來不少點讚。

  環境大變樣,鄉親們的精神面貌更會大變樣。四新好人、好婆婆、好兒媳等評選活動評出了一大批優秀家庭,長壽墻、鄉賢榜、榮譽榜更引人注目,村歌《春滿新村》四處傳唱。

  省農業農村廳社會事業促進處處長王英君介紹,從社會主義新農村到美麗鄉村,從美麗鄉村到美麗宜居鄉村,不僅是詞句發生改變,更重要的是標準內涵也在發生變化。今後一個時期,要以“美麗宜居村莊”為目標,整合資源、示範帶動、梯次推進、全面提升,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走出一條美麗鄉村、美麗經濟、美麗生活“三美融合”,生産、生態、生活“三位一體”的鄉村建設之路,讓農村成為農民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垃圾處理 靠自覺也需嚴管

  日前,記者在樺南縣柳毛河鎮東華村採訪時遇到村民張來福。他説,村裏的垃圾以前都是扔在村東頭了,自從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後,農戶家門前都放置了垃圾箱,每天有清潔人員定時來收集垃圾,村裏看不見亂丟的垃圾了。

  在寧安海浪鎮盤嶺村,記者看到這裡每戶人家門口都放置了垃圾箱,走進村民家院內,也看不到有垃圾堆放,村路上犄角旮旯也看不到垃圾。村支書關強説,村委會成員定期檢查村民倒放垃圾的情況,發現亂扔亂倒的及時警告,及時清理。“現在村民都已經養成習慣,將家裏垃圾倒入垃圾箱了。”關強説。

  富裕縣龍安橋鎮的興裕村、龍安橋村等,村民家的院落整齊,門口乾凈。一些村民説,近幾年,村裏整治環境衛生的力度非常大,效果非常好。“以前雞鵝鴨在村裏四處溜達,留下糞便,污染環境,現在村路上看不到一隻溜達的家禽了。”村民説,現在感覺呼吸到村裏的空氣都甜絲絲的。

  富裕縣聚焦村內、院內、屋內“三個乾淨”,以村為單位集中開展了“由點到面”“由裏到外”的村莊環境衛生清底整治行動,實現了村屯、庭院乾淨整潔有序、“輕裝上陣”的目標。全縣90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保潔隊伍,根據常住人口劃定公共保潔區域,明確保潔時間、保潔職責。各村垃圾轉運到中轉站,壓縮後轉運至縣垃圾處理場進行無害化處理,實現垃圾不落地,全程閉合管理。

  在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下,全省116個縣(市、區)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項目檔案。他們還組織專家對39個縣(市、區)分揀中心建設情況進行了現場指導,全面建立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月調度制度,動態掌握各地垃圾分類機制建立、分揀中心建設和使用情況等,發現問題督導各地立行立改。(文/攝 記者 周靜 吳利紅)

編輯:于靈爽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