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走3萬步!“冠軍夢”實現了,卻發生意外……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  2022-02-24 14:34:08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養成了運動的習慣。但運動量需要因人而異,有人就因為日走3萬步,結果膝蓋和足部走出問題,來醫院就診。

  陳先生(化名)今年61歲,一直有散步的習慣,每天飯後他都會在小區走圈。退休後的陳先生沒別的愛好,就喜歡在朋友圈“曬步數”,步數必須是第一名,日均3萬步的他不允許自己被超越,他認為走路越多,自己就越健康。近日,陳先生感覺膝蓋和足跟部疼痛,起初他沒在意照常鍛鍊,結果疼痛到不敢彎曲腿、不敢走路才重視。多方打聽下,陳先生慕名來到哈市第四醫院碎石科就診,希望通過衝擊波緩解疼痛。

  碎石科副主任醫師唐海濤介紹,體外衝擊波不僅可以用於治療泌尿係結石,近年來,作為新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到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腰肌勞損、足跟痛等骨肌疾病的治療。醫院于2015年開展此項技術,經過患者口口相傳,加上現在市民對健康知識的了解,越來越多人選擇運用衝擊波治療骨肌疾病。經過檢查,唐海濤診斷陳先生為過度運動導致的膝關節炎和足底筋膜炎。

  “臨床上,來衝擊波治療的患者多數都是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足跟痛等軟組織疼痛類疾病,且越來越年輕化。”唐海濤介紹,其中頸椎病非常常見,多見於伏案工作者,因長期保持一個固定姿勢工作,導致頸椎下頸段長期處於屈曲狀態,使頸椎前後肌群長期受力不平衡,才導致了疼痛、手麻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富貴包。而足跟痛和膝蓋痛,除了老年人退行性病變,年輕人越來越常見,這和運動不當有關。

  為預防筋骨疼痛,唐海濤建議,首先不論工作還是生活,都要保持正確的姿勢,不要含胸低頭、彎腰駝背或走路內外八字,做到坐有坐姿、站有站相。當長期保持一個姿勢時,1個小時左右應站起身活動一下,可適當做一些頸部、腰部活動操。運動方面,市民要注意保暖和熱身,冬春交替之際,天氣乍暖還寒,應該格外注意骨關節保暖。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以此提高體溫和肌肉溫度、提升身體協調性,避免運動損傷,提高運動效率。運動量不是越大越健康,一定要適度,以走路為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推薦成人每週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所以別再攀比步數,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唐海濤強調,出現頸肩腰肢的疼痛且影響正常生活,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後對症治療。(哈爾濱日報記者 劉菊)

編輯:牟海微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