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里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沉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交匯處的“華夏東極”黑瞎子島,每天,第一縷陽光從這裡開始照耀祖國大地。讓我們一路向東,迎著“指引前行的東方朝陽”,追憶“八女投江”的壯烈殉國、見證現代化農業的嶄新成就、探尋煤城轉型的城市進程、到訪守家衛國的東極哨所,追尋紅色印跡,看龍江今昔巨變。
第四十七站馬駿紀念館
馬駿又名馬天安,回族,1895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寧安市。他是五四運動時期京津地區著名的學生運動領袖之一,周恩來、鄧穎超同志的親密戰友,覺悟社的創始人之一。
1925年,在李大釗的邀請下,馬駿離開寧安赴莫斯科留學,成為莫斯科中山大學第一期學員。1927年4月,以李大釗為首的中共北京區委遭到破壞,馬駿奉調回國,秘密到達了白色恐怖籠罩下的北京。
1927年11月中旬,中共北京臨時市委成立,馬駿任副書記兼組織部長,但臨時市委11月下旬遭到破壞。12月3日,馬駿同其他四位委員被京師警察廳逮捕,關押在北京中央監獄。
1928年2月15日,馬駿高唱《國際歌》,大義凜然奔赴刑場,他向沿途圍觀的群眾大聲疾呼:跟著共産黨走才有光明未來!馬駿犧牲時,年僅33歲。
寧安市馬駿紀念館1995年8月落成開館,建築面積1448平方米。展廳通過照片和實物生動翔實地再現馬駿烈士的革命生涯及黨和人民對他深切的緬懷。
馬駿烈士用短暫的一生,寫下了愛國、救國、殉國的革命篇章,他以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如長城一般堅貞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華夏兒女,投身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洪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