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村民把蘿蔔挂到架子上風乾 供圖 郟縣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我們是按件計費的,沖洗捆綁一個蘿蔔2毛錢,幹活麻利的村民一天能賺一百五六十元,比出去打工好多了。”11月10日上午,在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前王莊村南頭,正在洗刷捆紮日本理想大根蘿蔔的花劉村貧困戶李改葉笑著説。
進入11月份,冢頭鎮前王莊村、王寨村、花劉村一帶種植的1000多畝理想大根蘿蔔和高菜迎來了收穫季。在前王莊村的晾曬場,來往運送、卸載蘿蔔的農用車絡繹不絕,村民們有序地將收穫的蘿蔔沖洗、捆紮、上架晾曬。“我已經在這幹十來年了,活兒不是很重,一天還能拿一百塊錢左右,我覺得很滿足。”前王莊村二組73歲的貧困戶王國祥一邊忙碌一邊説。
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村民正在洗刷大根蘿蔔 供圖 郟縣縣委宣傳部
1996年,前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國申到連雲港學習時,發現日本理想大根蘿蔔經濟效益好,還不耽誤種麥。在王國申帶動下,1996年該村種植了300多畝日本理想大根蘿蔔,采收後直接運到連雲港售賣。2004年,該村日本理想大根蘿蔔種植面積達到1200多畝,産值近500萬元。
為實現更大利潤,前王莊村在2006年以集資入股方式成立了平頂山市遠航實業有限公司。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建立合作社等途徑,採取“公司+基地”“基地+農戶”的生産模式,從事風乾蘿蔔、黃瓜、茄子等的生産、加工、出口,年加工能力3000噸,吸納了500多名農民在此就業。除去每畝地每年有700元租金外,車間工人每月還能拿到1000多元的工資。
“該公司一直以脫貧攻堅為己任,不斷為貧困戶開發崗位,相繼有300多戶貧困戶在這裡光榮脫貧。下一步,我們將多組織村幹部和村民外出學習,擴大視野、增長見識,努力向戶有增收項目、村有産業基地、鎮有産業龍頭髮展,以産業發展實現貧困群眾長效脫貧,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冢頭鎮黨委書記魯延鋒説。(文/圖 張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