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配齊“菜籃子” 裝滿“錢袋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0-12-11 14:56:39

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配齊“菜籃子” 裝滿“錢袋子”

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村民在收割白菜 供圖 郟縣縣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12月10日,在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張村,佔地160畝的蔬菜種植基地和溫室大棚裏一派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的景象,村民們有的在採摘蘿蔔、白菜,有的在打捆裝車、放置菌包……溫室裏的青椒、茼蒿、油麥菜、茄瓜長勢喜人,富硒靈芝菇已長出菌絲,春節即可上市。

  基地的經營者武建兵是張村七組人,48歲的他種植蔬菜已10多年。因管理有方、價格公道,他的蔬菜常年不愁銷路。“今年種了100多畝的蘿蔔和白菜,供不應求,除了本地批發商,洛陽、汝州那邊的客戶也很多。這10座溫室大棚裏的反季節蔬菜已被預訂完了,我今年還花了3萬多元引進了富硒靈芝菇,現在下菌絲,明年春節前就能上市。”武建兵高興地説。

  據武建兵介紹,2020年秋季以來雨水較足,白菜畝産可達萬斤,40畝白菜預計能賣上24萬元,溫室大棚裏的反季蔬菜價錢更是喜人,加上還沒上市的富硒靈芝菌,今冬種植的蔬菜收入預計可達45萬元,刨去人工和各項成本,凈收入有30萬元左右。

平頂山市郟縣白廟鄉:配齊“菜籃子” 裝滿“錢袋子”

白廟鄉村民在放置菌包 供圖 郟縣縣委宣傳部

  “建兵種煙又種菜,大棚裏一年四季都有活幹,一天工錢70元。忙的時候我就來,斷斷續續一年能賺上6000多元呢。”正在大棚裏擺放菌包的後村村民胡秋欒説,在這裡幹活的村民都是附近六七個村的,尤其是夏季打煙時人更多,每天都有六七十人。

  近年來,白廟鄉充分依託城郊鄉和土地肥沃連片的優勢,扶持規模以上蔬菜種植大戶13戶,種植經濟作物2600余畝,採用大棚恒溫、高效噴灌、精量播種等技術,以“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輪作倒茬、循環供應的方式,每年可種植蔬菜3至4茬,總産值達3120萬元,發放用工報酬420余萬元,在配齊城郊“菜籃子”的同時,也裝滿了種植戶和務工群眾的“錢袋子”。(文 張鴻雨 趙潔寧)

編輯:萬慶麗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