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航天報國初心,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六九三廠電纜網事業部副主管設計師 李琦
11月7日晚,電視裏在直播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航天員首次出艙過程,負責哄睡的年輕“奶爸”李琦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身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六九三廠電纜網事業部副主管設計師,李琦的心情三分緊張三分期待,更多的是對國家航天事業飛速發展的自豪。他索性抱著兒子邊看邊講解:“叔叔阿姨航天服上這根白色的‘臍帶’電纜就是爸爸參與研製的,這可是航天員們的‘生命通道’。”
一根小小的航天電纜,功能卻是不少。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前,不少網友就表達過關心:航天員在太空中想上廁所怎麼辦?
“我們的産品能夠讓航天員的‘方便’問題更方便。”李琦介紹,除了臍帶電纜,團隊還研發了航天員出艙後使用的背包電纜,以及空間站內的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所使用的全套電纜網産品,可應用在大小便收集裝置,以及微量氣體檢測裝置子系統、CO2還原子系統、水處理子系統等子系統上,保證航天員太空生活各分系統、單機之間控制指令、信息傳遞暢通無阻,保障航天員的生命健康。
研製這樣一根能夠遨遊蒼穹的航天電纜,需要經過數道關卡:在圖紙上反復設計修改,對電纜線及外護套的材料不斷篩選迭代,從導線下線、綁扎、零部件準備,再到每根導線焊接、裝配,還要經歷一系列抗拉力測試、熱真空測試、震動測試等環節。所有技術指標都達標後方能組裝成電纜網,為中國空間站及航天員的艙內外活動提供保障。
“我們的工作關乎國家航天事業,關乎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半分都馬虎不得。”這個生於1989年的大男孩話不多,但聊起工作,神色極為認真。碩士畢業後,李琦進入693廠工作。從負責研製火箭發射所需的垂直度調整設備,到加入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電纜網研發團隊,項目和崗位變了,他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卻不曾變過。
同事開玩笑説,時間在李琦的身上似乎以三個月為單位——為電纜網外護套挑選抗輻射性更強、更安全的材料,花了三個月;做高低溫熱循環實驗驗證電纜網的熱真空釋氣情況,花了三個月;研究電纜網連接器尾部灌澆新工藝,又花了三個月。一個個項目攻克下來,時間也悄無聲息地溜走了。
“攻克難題時一專注就忘了時間,這是從我師父身上學到的。”李琦口中的“師父”,是已埋頭研製航天電纜近20年的電纜網事業部主管設計師靳霞。2005年,693廠接下了研製航天電纜的任務,從各個部室挑選精兵強將組成聯合攻關小組,靳霞就是初始成員之一。
説是攻關小組,其實一共也就5、6個人。靳霞和同事們吃透技術指標,查閱大量資料,經過夜以繼日的反復試驗和數據對比分析,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大家都沒有相關經驗,咬著牙自主創新研發,花了兩年時間才從無到有做出了咱們自己的航天電纜。”靳霞笑著回憶。
這份愛鑽研的勁頭十幾年不變。此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女航天員王亞平執行出艙任務的背後,就有靳霞帶領團隊攻克的又一個難關。“女航天員的力氣相對小一些,為了便於她們執行任務,我們把操作電纜連接所需要的力降低50%以上,讓艙外操作更方便。”
成功發射至今,神舟十三號航天組已順利開啟為期6個月的太空任務,靳霞、李琦他們也再次投入到攻關中。
“背包電纜重量能否再減輕一些?”“電纜除了焊接、鉚接外,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新的課題每天都在産生,他們對航天事業的愛意始終熾熱。(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師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