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清明文化點亮開封春光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轉眼又到了清明時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此時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因此得名。
提起清明節,人們總能想起杜牧筆下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僅是因為此詩的朗朗上口,更是源於詩人對自然物候規律及生活世界的精準體察。大概是這首詩太出名了,所以清明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雨紛紛”。但實際上清明這一天,迎接我們的並不都是雨,更多的是新綠撲面、萬花競放以及溫暖的風。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中秋一同,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河南大學民俗學教授、河南大學非遺研究中心主任彭桓禮長期致力於中國傳統節日民俗的研究。他説,清明節本來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非節日,後演化成節日則與寒食節有關。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氣相鄰,人們後來將寒食節、清明節合併成一日。到了北宋,寒食與清明兩者已完全融為一體,清明節既是自然節氣,又是傳統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
這一日,人們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抒發對已故親友的哀思和懷念。但同時,清明節也融入了時間與其相近的上巳節的習俗,在這一日,古時的人們踏青、植樹、放風箏、盪鞦千、玩蹴鞠,攜一家老小出遊,享受春日的歡樂明媚。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述了當時東京城清明節的氣氛:“京師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樹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酬勸,歌舞遍滿,抵暮而歸……”宋朝史籍也記載:“清明前後十天,城中士女艷粧飾,金翠琛縭,接踵聯肩,翩翩遊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
“清明文化在開封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一是‘清明’替代‘寒食’是在北宋時期完成的。二是清明節又是當時北宋都城開封的‘解封日’。”彭桓禮説,“當時的開封是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大都市,這百萬人口的生活用度全靠水上運輸,也就是利用汴河的漕運輸送進來。但根據北宋當時的政策,汴河會在冬季封航,只有到了清明節這一天,東南的第一批漕船才能抵達開封,整個城市的供應才會完全恢復正常,所以在《清明上河圖》中,張擇端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和大量筆墨來描繪汴河漕運,再現汴河繁忙運輸景象。從這個意義上講,開封也可以稱之為清明之城、清明之都。”
千百年來,清明文化紮根開封,歷代傳承,生生不息。開封歷屆市委、市政府都緊緊依靠清明文化這一平臺,做好“古”與“新”辯證深化的文章——圍繞“古”,守護清明文化淵源,保留清明文化底色,繼承清明文化傳統,“古”出魅力;圍繞“新”,喚醒清明文化記憶,豐富清明文化內涵,發揮清明文化作用,“新”出活力,使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源源不斷的生機活力,使文化傳承薪火綿延,擦亮開封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推動開封高水準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都。(全媒體記者 岳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