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漕運文化有著很深研究的週口市民劉傳生,講述周家埠口遺址情況。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玉坤 攝
4月13日,沙潁河與賈魯河交匯處,隨著沙潁河水位的突然下降,河水與河坡間一排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木樁露出水面,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這裡是週口市文物保護單位“周家埠口遺址”所在地。那排露出來的木樁,正是數百年前清朝時期打下的碼頭“排樁”。
這排沉寂了數百年的排樁,執著地守護著沙潁河,見證了週口漕運文化的輝煌和如今沙潁河通航的復興。
有風吹來的時候,沙潁河水泛起漣漪,水浪溫柔地拍打著岸邊的紅石板,也沖刷著那排木樁。歲月滄桑,在木樁上留下明顯痕跡,木樁表皮出現了一些腐化、脫落,它們深深紮根于水面之下的泥澤中。若不是這次施工需要沙潁河水位下降,人們很難尋覓到這排木樁的蹤影。
岸邊,週口市文物保護單位“大渡口碼頭遺址”的石碑靜靜矗立。大渡口碼頭遺址就是周家埠口碼頭,而“周家埠口”,就是週口這座城市的雛形。
週口市博物館館長周建山説,周家埠口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大約600年曆史。但目前尚存的、這次露出水面的排樁,經初步查看並結合史料分析,應為清朝時所建。“排樁的作用,一個是防止河水衝擊堤岸,一個是支撐碼頭的平臺。人們上下船裝卸貨物,從碼頭的木板平臺上通行,下面支撐的就是這些木樁。”
週口市博物館裏珍藏的一段碼頭排樁,是週口市委宣傳部原調研員岳獻甫生前在周家埠口遺址處採集並捐贈的。那段木樁上還附著許多河蛤蜊外殼,成為漕運文化的“活化石”。
目前,週口市已經在遺址岸邊,劃定了文物保護範圍。等開閘放水後,這些木樁將重新被淹沒在水下與空氣隔絕,反而是無氧狀態下一種保護。
今年60歲的劉傳生,是河南省攝影金像獎(紀實類)獲得者。從1981年參加工作開始,他除了記錄週口城市的變遷之外,還對週口深厚的歷史文化尤其漕運文化産生了濃厚興趣,並進行鑽研。
“週口最早是個渡口,商貿交易功能還不健全。後來發展為埠口碼頭,這樣一來,來往船隻行到週口時,船商和船工不僅可以靠岸歇息,還可以上岸住宿、吃飯等,久而久之,埠口碼頭附近興起了商鋪,最終形成了集鎮。”劉傳生説,根據史料記載,清道光年間,週口的商人商號數量超過千家,年經營額達500萬—600萬兩白銀。
600萬兩白銀是個什麼概念?據《清實錄》記載,1842年清朝全年財政收入為3714萬兩銀子,那麼,600萬兩銀子相當於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得天獨厚的水運資源,讓週口擁有了“聚寶盆”。然而,由於種種歷史原因,週口的漕運貿易到20世紀初期開始衰落。直到2009年,沙潁河航運才逐步恢復。
如今,在距離“周家埠口遺址”下游大約25公里的地方,一個現代化的港口物流産業集聚區已經崛起。今天的週口中心港碼頭,不僅恢復了往日的航運輝煌,而且航運水路越走越寬,開通了週口港至太倉港、淮安港、上海港等6條集裝箱航線,並於去年7月份開通了週口港至美國洛杉磯長灘港集裝箱航線。2022年2月19日,週口港又開啟了到非洲迦納特馬(TEMA)港的國際物流新通道。(河南日報記者 方化祎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于揚 李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