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史名城,南陽曾高光頻頻,尤以戰國末年到兩漢三國為最。説到與南陽有關的典故,最知名的無疑是“三顧茅廬”。
“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從許平南高速公路南陽站下站而來,在一眾花團錦簇中,這一標語分外醒目。
滿地遍開月季花,綠水繞城映玉顏。
“五一”假期前後,正是南陽月季爭奇鬥艷的時節,一座座嶄新的主題場館、特色遊園,引得遊人流連讚嘆:“南陽越來越漂亮了!”
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市民,感觸更加深刻:河與城相依、花與城相融、綠與城相擁,生態之變,讓南陽顏值更高;公園遊園星羅棋佈、綠道步道縱橫交織、綠地濕地交相輝映,宜居之變,讓南陽氣質更佳;以前瞻30年的視野規劃引領全市域一體化佈局,格局之變,讓南陽未來更美……
短短數月間,在高品質高起點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征途中,南陽正因日新月異的城市之變引人注目。
品質之變
5月3日,在宛城區漢城河水岸一側,正在散步的市民曹紅艷感慨:“如果你以前沒來過,你咋也想不到這兒以前是條臭水溝!”
曹紅艷提到的“臭水溝”,如今一派詩情畫意:一條水廊橫跨水面,護坡綠草茵茵,岸上步道樹影、花墻交映間,有八角亭、景觀石點綴,有孩童在嬉戲、追逐。
漢城河是南陽八條內河之一,漢城河之變也是南陽城市面貌飛速蝶變的一個縮影。
這是一場引人注目的城市之變。去年以來,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圍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的重大戰略部署,立足新定位謀篇佈局,把市域建設提質作為城市發展變革的第一聲“春雷”。
作為城市更新提質的重要抓手,2021年12月起,南陽集中力量開展“清潔城市、美化家園”“1050”兩項專項行動,堅持完善提升城市基礎設施與規範整治市容環境“兩手並重”,對影響市容市貌的“堵點、亂點”和城市基礎設施滯後的“痛點、難點”進行“徹底手術”。
大刀闊斧的專項行動中,一塊塊“硬骨頭”被啃下,一個個痼疾被根除。
濱河路黃龍廟段,20多年的“卡脖子”路拓寬成6車道;建成近30年、已成險橋的淯陽橋被爆破拆除,全新設計的新橋即將飛跨白河……
“動脈”越通暢,城市越有活力。去年以來,中心城區打通了歷史遺留的7條“斷頭路”,新竣工道路7條,並新建和改造了多條主次幹道。
2022年,南陽市還計劃投資7億元用於打造獨山大道等5條特色商業街,讓通暢的道路環境更加優美,進一步拉升城市的幸福指數。
從“改差補缺”到品質再造,從“整容換臉”到涅槃重生,從粗放增長到優雅成長,城市更新提質,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南陽。
宜居之城
漫步南陽街頭,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幾乎沒有圍墻的城市。
隨著“無圍墻城市”工程實施,南陽市委、市政府機關大院率先“拆墻透綠”,城區公建單位緊隨其後……
沒有了圍墻,沿街單位和居民區也一起實行了拆墻透綠。昔日圍墻高聳的機關大院,變成了一個個清新自然的袖珍公園。
“拆掉的是圍墻,打通的是人心,提升的是品質。”家住梅溪社區的市民王露説,拆墻透綠,改變的是城市景觀,更是執政理念;通透的是城市,更是民心。
讓人民擁有美好生活家園,是南陽城市之變的永恒底色。
近半年來,按照“綠、凈、亮、美”等提質標準,南陽把道路亮化、水系改造、園林綠化等提質工作延伸到單位社區、街頭巷尾,下足了“繡花”功夫,“粧容”才越來越精緻。
在2021年10月出臺的《南陽市中心城區城市更新提質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與生態綠化相關的城建指標分外顯眼:至2024年年底,新建改建66個公園遊園,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1.8%;市域建成區綠化率達41.2%,綠化覆蓋率達44%……
高品質的園林綠化直接拉高城市的“顏值”與內涵,更影響著居民對幸福指數的直接感知判定。
用“繡花”功夫還綠於民,這樣“見縫插針”的“口袋遊園”越來越多,2022年下半年,南陽還將新建50個以上的微遊園。
在中州路大統商超旁,名為“鞠園”的微遊園雖然不足300平方米,但景色雅致、佈局精巧。新華街道辦事處主任張鐵柱介紹,這裡原本是流動商販的臨建房,通過鋪設草坪、栽種苗木,現在成了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南陽市市長王智慧告訴記者,隨著“綠色南陽”建設的持續深入,南陽還將不斷推進大公園建設、河道綠化提升、城區週邊荒坡山地綠化等工程,並在城區打造一個面積超過20公頃的植物園。今後的南陽,將是“水潤天藍、花團錦簇、四季常綠”的花園型城市。
未來之美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為南陽確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總體目標中,提出要以前瞻30年的視野,規劃引領全市域一體化佈局,全面提升城市規模能級,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
南陽如何著手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長白紅超介紹,首先要完善城市功能,以高水準的城市更新提質行動,打造高品質的“宜居宜業宜創宜遊宜樂宜養”城市環境,從而集聚人才、資金要素,與城建形成良性互動,促使南陽完成華麗蝶變。
新時代背景下,新一輪的南陽中心城區更新改造,圍繞城建、規劃、管理等領域持續變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廣度和深度驚艷上演。
“白水真人居,萬商羅鄽闤。”兩漢三國之際,作為陪都的南陽曾貴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湯湯流淌的白河正是這段奪目時光的見證者。時至今日,穿城而過的白河已成為南陽最亮眼的城市象徵。
為用好這一道絕佳的生態資源,南陽在城市建設新藍圖中,圍繞白河“一河兩岸”潑下濃墨重彩。
2022年3月,經過多輪規劃論證,“南陽市攜河發展戰略研究暨白河一河兩岸城市設計”項目向社會公示,瞬間引爆社會話題熱度。
網友“樓上雲”説,在南陽城市擴展與演變過程中,白河是繞不過去的“天然主角”,盤活了白河兩岸,“臥龍”方能從盆地“騰飛”。
在相關設計規劃中,將發展綠色生態保護和價值轉化列為“一河兩岸”的中心目標,依次打造獨山特色傳統産業片區、北環路—月季大道宜居生活片區、張衡路—醫聖祠“城市陽臺”展示片區、古宛城生活休閒片區、臥龍智聖文創孵化片區等。
滿城綠色半城水,魅影華燈映天幕。未來的白河兩岸,將同南陽一道迎來新的高光時刻。
“我們已明確了中心城區‘十四五’發展的總體目標,堅持壯大城市經濟和城市更新提質‘兩手並重’,精築城、強功能、優管理、興産業、惠民生、廣聚人,以實際行動向黨中央,向省委、省政府和1100萬南陽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表示。
未來已來,一個更宜居宜業、更文明繁榮的新南陽正勢不可擋,踏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時代節拍,堅定前行。(河南日報記者 孟向東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司馬連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