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陽“鏈”起大産業(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丨實施“十大戰略” 落實“百條舉措”)
安鋼冷軋電磁新材料項目生産線
5月24日下午,夏日的安陽高新區新材料産業園綠意濃濃。在萊美森機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美森)車間內,一卷大約六七噸重、閃著銀光的硅鋼卷經過縱剪機,像裁布料般被剪成不同規格的硅鋼片,為製造各類電機零部件轉子做準備,而原材料硅鋼就來自一路之隔的安鋼冷軋。
硅鋼是電磁新材料,主要用於電機、變壓器、家電壓縮機、手機、微型材料振動器等工業領域,使用後可實現節能降耗60%至70%。隨著安鋼冷軋電磁新材料項目的落戶,安鋼冷軋已經成為繼寶武鋼鐵、首鋼後,第三家生産高磁感取向硅鋼(電磁新材料)的鋼鐵企業。隨著電磁新材料的投産,來自全國的電磁新材料下游電機生産企業已有9家入駐高新區微特電機産業園。截至目前,安陽高新區精品鋼及新材料全産業鏈完成值實現78.2億元。
以龍頭帶動全産業鏈
關鍵材料不突破,先進製造就是空中樓閣。2022年,為打造精品鋼及新材料全産業鏈,高新區以安鋼冷軋電磁新材料項目為龍頭牽引,扶持安鋼冷軋打造40萬噸無取向電磁新材料和10萬噸高磁感取向電磁新材料軋硬卷生産線。2022年至2025年,支持安鋼冷軋完成80萬噸無取向電磁新材料和200萬噸高磁感取向電磁新材料成品生産線,種下吸引中下游的電機、變壓器製造項目的“梧桐樹”。
“沒有新産品,我們就沒有出路!”説起企業轉型,安鋼冷軋董事長商存亮擲地有聲。2021年,安鋼冷軋將研發目標瞄準鋼鐵皇冠上的明珠——硅鋼,也就是電磁新材料,在原有鍍鋅生産線的基礎上,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攻堅克難,自主研發了全世界唯一的鍍鋅技術無取向新電磁新材料生産線。據了解,電磁新材料工程共分四期,全部建成後將形成50萬噸電磁新材料産品,將填補省內空白,目前,一期工程已于2021年9月1日動工,2022年6月即將投産。同時,通過招商計劃投資12.6億元建設電磁新材料深加工項目,一期加工量7萬噸,年産值約8億元。該項目是電磁新材料工程産業鏈的延鏈項目,也是安鋼精品鋼深加工項目。
深加工項目建成後,安鋼冷軋將圍繞新材料形成四大板塊,即西區1550mm冷軋板塊,東區電磁新材料園區板塊,南區精品鋼深加工板塊以及西南區高磁感新材料聯合板塊,使園區形成20萬噸以新材料為主,生産與深加工相融合的精品鋼基地,産值預計突破100億元,利稅總額突破10億元,成為安陽特鋼生産基地,新材料的中試基地,精品鋼生産和深加工基地。
鏈式發展 激活産業“朋友圈”
“我們企業落戶安陽之前,産品運輸成本大約是每噸70元,現在是每噸12元……”萊美森總經理徐雪叢掰著指頭跟記者算了一筆賬。記者開車從安鋼冷軋開到隔路相望的萊美森不到一分鐘,吸引下游企業的還不僅僅這一家。
作為高新區鏈式招商的落戶企業,萊美森去年5月入駐新材料園區,在佔地1萬多平方米的廠區內,進行硅鋼帶縱剪加工,電機定子、轉子生産製造以及電機製造等。萊美森的主要原料供應商為安鋼冷軋,也是首批使用安鋼冷軋生産的無取向電磁新材料的客戶,其下游客戶遍佈全國,僅河南、河北客戶佔比就超過40%。萊美森在安陽的落地生根開啟了強大的“朋友圈”效應。和萊美森密切合作的開封誠旭電器有限公司、河南達森微特電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森微特)於今年紛至遝來。“這是我第四次來園區了,這次打算在這兒註冊公司。”開封誠旭電器有限公司負責人孔建超十分看重高新區原材料供應的便利條件,也打算讓企業落戶安陽。
既有上游硅鋼片生産企業,又有電機零部件生産企業,安陽完整的産業鏈實現了電機一條龍生産,作為組裝和生産電機産品的企業,達森微特生産線投入使用後每年産值實現3000多萬元。這些企業不怕産生激烈競爭嗎?達森微特總經理王利軍幽默地説:“我們雖然同屬這個産業鏈,但卻是互補的關係,彼此之間只會錦上添花。”
産業園聚焦強鏈延鏈
高新區依託優勢鋼鐵産業基礎,以安鋼冷軋、復星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立德節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以上海復星集團、寧波銀億集團有限公司等500強上市企業為依託,重點佈局復星合力高強帶肋鋼筋、新型冷軋薄板、硅鋼等前沿新材料企業及上下游産業項目。
“球體越大接觸面越大,鏈式效應帶來了産業聚集發展的良好態勢。”高新區新材料裝備製造産業招商局局長鐘利告訴記者。安鋼冷軋電磁新材料、復星合力高強鋼筋新材料、宏源精工異型鋼及工程車輪等龍頭項目落地,為促進安陽電磁産業集聚提供了有效支撐,解決了高新區電機産業園區原材料供應問題,而電機産業園區生産的微特電機,又為高新區先進裝備産業園、新材料産業園、變壓器産業園、康復醫療裝備園、數據産業園提供動力保障。目前,安陽高新區新材料産業園已與15家企業達成入駐協議,與30家單位達成入駐意向,並跟蹤196家新材料上下游企業。
下一步,高新區將打造豫北新材料科技産業園,也將是河南省唯一的千億級新材料産業園,園區規劃總投資300億元,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産值達1000億元,實現稅收19.8億元。(文/圖 安陽日報記者 賀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