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引擎”贏未來(“十大戰略”進行時) ——以能力作風建設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
數字基礎設施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工業互聯網“國家隊”取得零的突破、未來産業實現“從0到1”、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指數上升為最高等級……
萬物皆“數”。當前,數字化浪潮正以席捲之勢改變各行各業。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強調,要深刻認識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迫切需要,是重塑産業競爭優勢、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抓手,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支撐。
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河南堅定把數字化轉型作為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的戰略之舉,強化頂層設計,全面構建起數字化轉型的四梁八柱;數字基建、數字産業、數字賦能、數字治理、數字生態“五位一體”的數字化轉型新格局加速形成,“數字河南”展現澎湃動能。
未來的世界是數字世界,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思維革命,更是一場能力革命。
作為後發地區,河南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迎頭趕上的進取心,持續築牢“數字底座”、打造“數字引擎”、錘鍊“數字能力”,奮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面向未來、逐夢未來,才能贏得未來。
數字基建夯實轉型發展底座
全長9183米的“老界嶺隧道”,連接著洛陽欒川縣和南陽西峽縣,一路串起老君山、老界嶺等多個知名景區。
為了讓來往的遊客時刻保持網絡在線,兩地移動分公司在隧道內手抬肩扛,歷時4個月布放光纜66公里,最終讓這個河南高速公路最長隧道實現5G覆蓋。
“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只有開通了互聯網這條路,偏遠鄉村才能算真正踏上“高速路”。
河南把5G、千兆寬頻、數據中心等數字基建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先手棋”,加快構建支撐經濟社會智慧化運行的信息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體系。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河南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經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率先實現鄉鎮以上和農村熱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總頻寬居全國第5位,河南省百兆以上寬頻用戶佔比居全國第1位。
2022年以來,河南省統籌推進、超前建設,持續發力提升數字基建。
打造全國重要的信息通信樞紐。2022年新開通5G基站2.76萬個,開通窄帶物聯網基站3.5萬個,實現重點場景深度覆蓋。
瞄準區域性數據中心。搶抓算力時代,建強國家超算鄭州中心,推動鄭州、洛陽等地構建超大型綠色數據中心集群。
夯實數字基建,為的是激活發展動能。未來,高速泛在、智慧敏捷、綠色低碳的數字基建將轉化為全新生産力,進一步推動河南産業轉型升級。
數字産業培育區域競爭優勢
9月13日,新晉“獨角獸”企業超聚變公司成立一週年。這家全球領先的算力基礎設施和算力服務提供者也在這一年新添了“河南戶口”。
為“搶”來超聚變,河南跑出了“超速度”,展現了“超能力”:
僅用時55天,鄭州産線首臺伺服器就正式下線;用時8個多月,産值就達百億元。河南省領導親任服務工作專班組長,從工廠投用、市場拓展到員工的衣食住行,全程服務無微不至。
發展數字核心産業是數字化轉型的重中之重。我省堅持“硬體軟體”雙路突破,“補芯、引屏、固網、強端、育器”協同並進,打造一流數字産業。
連續四次舉辦世界感測器大會,擦亮“鄭州傳感谷”産業名片;
成立河南省科學院積體電路研究所,完善半導體研發、設計、製造、封裝全産業鏈;
建設“光電産業谷”,打造千億級光電産業集群……
如今,河南在智慧終端、智慧感測器、先進計算、網絡安全等有一定基礎的數字賽道上實現從跟跑到並跑、領跑;在區塊鏈、元宇宙、量子信息這些風口産業上敢於突破,勇於角力。
舉辦首屆CCF量子計算大會、落地首個元宇宙産業園、鄭州獲批創建國家區塊鏈發展先導區……8月以來,河南省在謀劃數字前沿産業上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項目提速、載體提效。河南省還梳理形成數字化轉型重點任務、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和重點園區4個清單,首次遴選認定7個省級數字化轉型示範區、9個省級未來産業先導區、9家省級軟體産業園區、15個省級數字化轉型服務中心。
“跳起來摘桃子”,收穫滿滿。2022年上半年,河南省電子信息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6%,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兩個新興行業的營收同比分別增長30.8%、31.0%。
數字賦能助力千行百業升級
當年,新中國第一台“東方紅”拖拉機的生産,是6000多個工人耗費了4個多月時間才完成的。
如今,在中國一拖大型輪式拖拉機的總裝車間,單班日産量就可以達到200台,産量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生産製造過程實現了信息化、自動化、智慧化。
不僅如此,“東方紅”還生産出最新的無人駕駛拖拉機,通過北斗定位系統在北大荒黑土地上大顯身手。
數字是最好的轉型驅動力。河南省正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産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培育了涵蓋智慧能源、智慧文旅、智慧農業等10個領域的109個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
出臺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南,推動“河南製造”升級“河南智造”。2022年河南省在鋼鐵、焦化、水泥等“兩高”行業推動實施數字化轉型項目82個、總投資21.7億元;全省累計建成智慧車間641個、智慧工廠278個,打造智慧製造標杆企業44家,初步建立“1+37”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
打造農業數字化發展典範,糧食大省更好夯實“中國糧倉”。開封市尉氏縣張市鎮沈家村萬畝高標準農田裏,土壤墑情、苗情蟲害等12類數字監測設備高效智慧,農民用手機就能澆水、施肥、除蟲,畝均糧食産量提升20%以上,人工費下降一半。
河南省加快構建農業物聯網,打造“空天地”一體化農業智慧監測預警系統,3個國家數字農業試點項目落地實施,40多個精準種植、智慧養殖等農業信息化項目開花結果,更多農副産品多維“觸網”、躍上“雲端”,數字農業描繪出鄉村振興“新畫卷”。
數字治理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這是市區的高清攝像數據和畫面的實時傳送,哪堵車、哪有事故需要處理,一目了然,一鍵派單。”許昌市蓮城智慧體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通過實時畫面了解全市每一處“神經末梢”的活動。
拆掉“數字煙囪”、打破“數據孤島”,許昌市將38個部門政務相關信息化系統連結起來,共同組成“智慧大腦”,每天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城市治理更加科學高效,項目一舉榮獲“2021數字政府管理創新獎”。
依數而治、循數而治,治理現代化關鍵在於“數治”化。河南省各地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完善農村智慧黨建體系,推動治理流程優化、模式創新、手段拓展,全面提升數治能力。
55歲的信陽光山縣紫水街道居民程在英最近感覺心跳頻繁,她來到光山縣人民醫院就診,通過移動5G遠程會診中心,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專家仔細研究了她的心電圖像,判斷無大礙,讓她放下心來……河南省通過數字手段把優質醫療、教育、文化等資源共享,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數字化成果走入尋常百姓家。
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河南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建設數字政府,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河南省政務服務中心揭牌運行,匯聚40多個部門1388項政務服務事項,大大方便企業和群眾“一站式”辦事;
搭建全國首家省級金融服務共享平臺,歸集共享涉企數據4億余條,企業通過平臺辦理貸款“不見面”“零接觸”;
建成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河南政務服務網,零跑動、不見面審批事項比例達95%以上,省級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指數晉級為最高等級的“非常高”。
用數據説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的“數治”大格局加速形成。
數字生態厚植創新創造土壤
數據被稱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8月21日,鄭州數據交易中心揭牌,當日即實現11筆交易,總交易金額3805.5萬元。
“數據只有交易才有價值,通過交易讓冷數據熱起來、活起來、用起來,發揮數據交易對産業的倍增放大效應。”河南省工信廳副廳長田海濤説,下一步將開展大數據“四創”平臺、“四優”標杆遴選,深度挖掘數據應用場景,構建具有河南特色的數據産業生態。
擁有一流數字生態,才能孕育發展出一流數字經濟。河南正大力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厚植創新創造的土壤,讓更多的數字種子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完善政策規劃。河南省出臺《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工作方案》《河南省“十四五”數字經濟和信息化發展規劃》等,制定《河南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全面構建起數字化轉型的四梁八柱。
夯實創新體系。揭牌成立一批河南省重點實驗室、省中試基地、産業研究院、省級産業創新中心,突破關鍵技術、引育優秀人才,數字技術創新體系更加牢固。
強化要素保障。統籌運用河南省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專項資金,2022年支付各類數字化轉型獎補資金1.89億元,落地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配套政策,有效激發企業轉型動力。
築牢數字安全。推進河南省網絡安全條例的立法工作,強化網絡安全資源共享、態勢感知、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機制有效協同,築牢數據安全防線。
立足這五年,謀劃十五年,前瞻三十年,河南數字化轉型大潮奔涌,乘風破浪。我們有理由相信,有數字化賦能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效能治理,進入現代化新征程的河南,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河南日報記者 萬川明 張海濤 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