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持續深化醫保改革 書寫有溫度有力度有速度的民生答卷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10-28 15:43:35

  安陽市聚焦民生幸福標杆,大刀闊斧地推進醫保改革,檢查少了、開藥少了、住院看病不用多等了……一系列就醫變化正在悄然發生。近年來,安陽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問題導向促改革,持續深化醫保改革。安陽市醫療保障事業高品質發展,醫改成效實現全省、全國領先,書寫了一份有溫度、有力度、有速度的民生答卷。

  重壓之下艱難起步

  安陽市是豫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截至2021年12月底,基本醫保參保434.25萬人。市區職工醫保41萬人,其中在職25萬人、退休16萬人,職退比為1.5:1。多年來,安陽市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給醫保基金帶來了巨大壓力。在按項目付費方式下,醫保基金入不敷出,職工“住院難”問題成為社會焦點,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迫在眉睫。

  2019年,安陽市醫療保障局成立。安陽市委、市政府破釜沉舟,克服經濟基礎弱、信息化水準低、醫療數據品質差等不利因素逆勢而行,主動申請國家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試點,果斷採用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DRG付費)。

  “專家當時對我們申請國家試點並不支持,認為是‘還沒學好走路就想跑’,可是不進行DRG付費,不僅醫保基金支撐不下去,醫院也難以發展。”安陽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郝利民説。

  因地制宜完善政策

  安陽為什麼選擇DRG付費呢?相對於原來的按項目付費,DRG付費將藥品、耗材、檢查轉換為醫院的成本要素,不僅有利於調動醫院和醫務人員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服務品質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夠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降低患者就醫負擔,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簡單來説,就是要通過DRG付費,讓藥品、耗材都變成醫院的經營成本,從過去的以藥養醫轉化為以服務、技術為收入來源,成本降低了,收入增加了,醫院就能實現持續發展。”郝利民解釋道。

  安陽市在改革中下足“繡花”功夫,確定了一條基本準則,就是醫保跟著臨床需要走,充分尊重醫院的技術權威。通過不斷學習、理解、討論,醫院發現這是實際可行的。醫院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自我完善,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能力績效、運營水準、服務品質得到全面提升,真正實現了高品質發展。

  在安鋼總醫院,市民李愛霞帶著父親來做全身核磁共振檢查。醫院專家綜合評估後告知李愛霞,病人不需要做這項檢查,別花冤枉錢。“通過DRG這個指揮棒,讓醫生考慮如何少檢查、少開藥、早治愈,讓醫療行為回歸診療初心。”安鋼總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紅建説。

  三醫聯動化解難題

  據統計,2021年,安陽市次均住院費用為10468元,較改革前2018年的11080元下降了5.52%,實現了3年次均費用零增長。

安陽市持續深化醫保改革 書寫有溫度有力度有速度的民生答卷_fororder__47670001

群眾有序就醫

  “以市人民醫院2021年收治病人7萬多人次計算,醫療收入減少1億元,但醫院通過結構調整,藥佔比下降,醫療服務收入佔比上升,可支配收入反而增加了4103萬元。”安陽市人民醫院院長楊清成説,這一升一降中,老百姓就醫費用降低了,醫院也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醫保基金關乎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只有不斷做大醫保基金這塊“蛋糕”,醫保、醫療、醫藥實現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才能使百姓獲得更好、更可持續的健康保障。2020年至2021年,安陽市醫保基金結余10億元,實現收支平衡,為參保人員醫療費用支出、守護百姓健康築起了堅實保障。

  2021年12月,安陽市被國家醫保局確定為DRG付費示範點,成為全國醫保系統學習考察“打卡地”。

  安陽市委書記袁家健説:“讓老百姓看病不再難、不再貴,全方位保障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安陽市深化醫療保障改革的終極目標。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把黨的二十大報告繪製的宏偉藍圖和目標任務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文/圖 許美美)

編輯:張雨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WechatIMG11040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