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閃耀 河南考古發現隋唐大運河三處關鍵節點
來源:河南日報  |  2023-04-14 10:08:14

  原標題:河南考古發現隋唐大運河三處關鍵節點 三顆“明珠”閃耀大運河考古(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關注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是河南大運河考古取得的又一項重大成果。4月10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告訴記者,在此之前,隋代回洛倉與黎陽倉糧食倉儲遺址曾入選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為中國大運河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産提供了隋代大運河開鑿和利用的珍貴實物證據,回洛倉、黎陽倉、開封州橋可謂是河南大運河考古中的三顆“明珠”。

  為配合中國大運河“申遺”,從2011年開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同時分別對隋代黎陽倉遺址和回洛倉遺址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考古調查、勘探與發掘,取得了極為豐富的考古成果,明確了兩處倉城遺址的範圍和城墻、城壕、倉窖、道路、漕渠、管理區等總體佈局。一些倉窖內還發現了糧食遺存。

  回洛倉遺址位於隋唐洛陽城北1200米,地處邙山南麓的緩坡帶。經過較大規模的考古勘探和考古發掘,確認回洛倉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140米,南北寬355米;倉城城墻寬3米;倉城中部為管理區,東西兩側為倉窖區;倉窖成組分佈,整齊排列,間距8米至10米;整個倉城倉窖數量在700座左右,遠超文獻記載中的數量,是目前國內考古發現倉窖數量最多的古代糧食倉儲遺址。

  根據對C143號倉窖底部採集的土樣進行浮選和植硅石檢測,確定存儲的糧食品種為黍。回洛倉廢棄不晚于初唐。

  隋代黎陽倉遺址位於鶴壁市浚縣城東關大伾山北麓,東鄰黃河故道,西距衛河(永濟渠)約1.5公里。黎陽倉城依山而建,平面近長方形,東西寬260米,南北殘長300米。經過發掘的倉城東城墻寬約5.5米,東城壕寬3.9米,壕底中部發現有與壕同向的兩排密集柱洞。在倉城北中部發現一處漕渠遺跡,南北向,口寬約8米、深約4米。在渠西北側,發現一處夯土臺基,為糧倉管理機構所在位置。經過對窖內近底部殘存的糧食遺存初步檢測分析,為帶穎殼的粟、黍及豆等。

  隋代黎陽倉廢棄于唐初。考古發現表明,五代至北宋時期在廢棄的隋代倉窖之上,另建有大型地面官倉建築,這與文獻記載相吻合。

  劉海旺介紹,回洛倉遺址的發掘揭示了隋代都城具有戰略儲備和最終消費功能的大型官倉的儲糧規模和倉窖形制特徵。黎陽倉則顯示出依託黃河和大運河而具有中轉性質的大型官倉的形制特徵。兩處倉儲遺址的考古發現,為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提供了隋代大運河開鑿和利用的珍貴實物證據。

  開封州橋是北宋東京城禦街與大運河(汴河段)交叉點上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唐代建中年間,後經五代、宋、金、元、明,至明末崇禎十五年(1642年)被黃河氾濫後的泥沙淤埋。

  為持續深入開展北宋東京城大遺址保護與研究、全面實施開封宋都古城保護與修繕工程,自201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對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進行持續性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穫。

  中國考古學會宋遼金元明清考古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説,北宋東京城是典型的古今重疊型城市,同時又地處黃泛區,考古工作難度極大,任何一項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成果都具有重要價值。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開封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項目,揭示了北宋東京城及大運河曾經的繁華和壯美,學術價值極高。一方面,考古發掘發現明代州橋為磚石混築的單孔拱橋,在此基礎上,推測北宋州橋為柱梁平橋,這為探討我國古代橋梁建築技術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資料。另一方面,發掘了州橋東側的寬25米至28米的大運河汴河段的河道,併發現河道南北兩岸均有巨幅的祥瑞石雕壁畫,這為研究北宋雕刻美術史等提供了重要新資料。需要指出的是,北宋州橋的營造基礎是否還有殘存,還需要精耕細作地考古發掘去探尋。(河南日報記者 張體義)

編輯:鄧高靖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