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現場工作會議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國家文物局發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發展報告(2018—2022)》,並舉行了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頒牌儀式。截至目前,全國共評定出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80家。河南省目前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7處,立項10處,已掛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數量和陜西省並列第一,立項項目數量全國最多。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指以重要考古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文化空間。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共建成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會上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累計1.46億人次“打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近5年,三星堆、遼上京、二里頭、屈家嶺等7處公園新頒布了遺址保護條例,鄭韓故城、渤海上京等10處公園已啟動或完成了文物保護規劃修編工作,保證了文物工作的持續、科學、有效開展。46處公園建有博物館,42處公園配置了考古工作站,54處公園設置了遊客服務中心和綜合辦公用房,其中,二里頭遊客服務中心面積達到13.5萬平方米。2018—2022年,釣魚城、石峁、明中都、二里頭、殷墟等5項考古發掘項目陸續獲評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二里頭、石峁、仰韶村、三星堆、隋唐洛陽城、泥河灣、鄭州商城、殷墟等8項進入“考古中國”重大成果發佈。
4月18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的“國際古跡遺址日”。2023年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是“變革中的文化遺産”。當日,河南各地開展了精彩紛呈的宣傳活動:安陽組織開展了“一字千年,探秘殷商”主題展覽、“守護民族根與魂,我們來學甲骨文”特色書寫等系列活動。同時還舉辦了《認識中華文明從安陽殷墟開始》《商朝人的家園》公益講座,並在殷墟遺址保護區各研學基地開展“行研學之旅尋殷商之脈”系列研學品牌研討會。南陽圍繞“變革中的文化遺産——萬里茶道文化遺産的時代價值”這一主題,舉辦了文物保護成果展、萬里茶道申遺成果展、文創産品展、“變革中的文化遺産——以萬里茶道為例”主題講座等系列活動。鄭州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開展了“我在大河探古今”科普活動。 (河南日報記者 張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