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西峽:綜合執法機制守護清水北流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5-06 18:40:52

  5月5日,在南陽市西峽縣,蜿蜒南下的鸛河水碧波盪漾,一河兩岸生機勃勃。作為西峽的母親河,鸛河是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晴雨錶”,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之一。近年來,西峽縣創新探索“三統三保三治”綜合執法新機制,為一河清水入丹江提供了堅實保障。

  創新工作模式 以聯動促“三統”

  水生態保護工作點多面廣,為打破部門壁壘,提升處置效能,西峽縣建立了統一調度指揮、統一執法管理、統一監督考評的“三統”領導指揮體系,成立水生態綜合執法指揮部,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農、林、水、國土資源、住建、環保等部門參與,灌河、淇河沿線鄉鎮街道多部門配合,大員靠前、合力破題。

  該縣深化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縣級執法單位“局隊合一”,鄉鎮(街道)“一支隊伍管執法”,職權責統一,確保機制順暢;以黨政負責制、執法協作制、行業網格制、績效評價制和治亂法治化、治理系統化、監管信息化、參與全程化的“四制四化”體系為抓手,打造權責清晰、運轉順暢、保障有力、廉潔高效的生態保護工作閉環,形成了執法聯動、行刑連結、獎懲並用、多管齊下、綜合施治的工作局面。

  精準普法用法 以法治促“三保”

  西峽縣聚焦“清污保碧水、控塵保藍天、治臟保凈土”三個關鍵點,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全方位開展普法宣傳。

  “我縣先後出臺保護生態環境各類文件7份,修改規範2份文件,不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舉措。”西峽縣司法局局長劉愛俠介紹説,為全面依法保護水生態,西峽對涉及水生態保護的重要規劃、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重大建設項目等進行合法性審查,通過聽證會、座談會等徵集意見建議,提高公眾知曉率和參與度,確保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西峽縣水生態綜合執法指揮部成員單位根據各自職責細化普法責任清單,開展常態化《水法》《森林法》《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生態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在打擊違法犯罪上,該縣堅持普法工作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探索“協作+修復”的恢復性司法實踐,創新認罪認罰和勞務代償模式,收納生態修復資金260余萬元,復植補綠300余畝,推動生態、生産、生活共贏。

  綜合執法手段 以融合促“三治”

  如今,西峽縣的鸛河兩岸,有自動監測站、浮標站等對水質全方位檢測;有“行政首長+河長+林長+警長+檢察長”的動態監督機制,對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全時段監管;有護水員、護路員、護林員等組成的清潔保護隊伍,對沿河生態進行常態化管理……科技賦能、人人參與、跨區聯合的“三治”融合手段,為西峽水生態織出一張密不透風的保護網。

  西峽縣與淇河上游的陜西商南縣及鸛河上游的河南盧氏縣、欒川縣和下游的淅川縣簽訂跨區域生態聯保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信息共享和案件線索移送、跨區域案件辦理協作等工作機制,形成全流域保護。

  當下,以“三統三保三治”綜合執法機制為牽引,一幅天藍地綠、水清氣凈、民富縣強的秀美畫卷在西峽大地上正徐徐繪就。(文 王小軍 劉禾)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