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市民遊客能夠走進博物館,感受博物館的歷史之韻、人文之魂,5月17日,三門峽市澠池縣文旅局組織仰韶文化博物館、澠池縣博物館、澠池縣文物保護中心、劉少奇舊居紀念館,到萬人廣場、仰韶學校開展專題展覽、流動博物館、文化講座、考古體驗等豐富多彩的文化特色活動。一系列有溫度的服務拉近了博物館與公眾之間的距離,讓人民群眾在看中學、賞中品、遊中玩、樂中享。
仰韶文化博物館講解員給學生講解仰韶文化 攝影 趙婷
5月17日上午,澠池縣各文物部門圍繞“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主題,通過設置諮詢臺、發放資料、懸挂標語、擺放展板等方式,重點宣傳《文物保護法》《博物館管理辦法》以及澠池縣出土的重要文物、館藏展品等知識,大力宣傳澠池近年來在文物出土保護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讓廣大市民樹立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意識,進一步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橋梁。
5月17日下午,博物館流動展覽、紅色宣講移動課堂、解密生僻字、彩陶繪彩體驗等系列活動走進澠池縣仰韶學校。
“小朋友,你知道陶罐是怎麼製作、繪彩的嗎?人們將特殊的陶泥以捏制、打磨的方式製成陶胚,然後放進烤爐中以炭火燒制,隨後將燒好的陶罐填上合適的色彩,最後進行拋光處理,就能得到一個精美的陶罐。”在授課老師張雯雯的帶領下,學生們了解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運用豐富的線條表現陶罐之美,在拓展文化視野的同時,鍛鍊了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紋樣裝飾創造的想像力。
鬲、觥、觚、簋……這些生僻字的背後承載著先秦時期輝煌的歷史遺存,代表著厚重的禮制文化。通過拼音、圖片以及相關文字闡述,學生們了解這類文物的背景和用途,進一步傳承歷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
孩子們展示手繪彩陶 攝影 趙婷
隨後開展的郵票展、仰韶文化展、公益紅色宣講進課堂活動,通過播放資料圖片、偉人青少年事跡動漫片等,豐富廣大師生的課餘生活,有力推動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增強青少年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文 侯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