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伊川縣強化黨建引領 賦能基層治理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7-17 17:38:01

  近年來,洛陽市伊川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堅持黨建引領,分類施策,系統推進,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立足縣域實際,聚焦農村重點領域,抓兩頭、帶中間,推動基層黨建全面提質增效。

  黨建引領 夯實基層治理“壓艙石”

  “過去的楊海山村,班子凝聚力差,有時候連支部會都開不了,更別説修路了。”在鳴皋鎮楊海山村黨支部書記楊紅傑看來,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是打好基層治理的第一步。這兩年,村“兩委”班子從修路、安路燈、改廁做起,解決了村裏不少“老大難”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基層服務效能,楊海山村以“一網雙聯多元”為載體,將村內劃分為8個紅色網格,覆蓋轄區845戶村民,由紅色網格員負責管轄範圍內的接訴即辦、信息採集、環境衛生、安全防範、民事調解、困難幫扶、民意收集、政策宣傳等工作。該村向前一步主動治理,將矛盾化解在村內,將訴求吸附到網格,取得了顯著成效。

  優化服務 打通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

  在呂店鎮溝張村日間照料中心的“愛心食堂”,工作人員端上了熱騰騰的飯菜。辣椒炒肉、番茄炒蛋,加上一份稀飯和一份米飯,市面上十幾元標準的午餐,村民在這裡只需花4塊錢就能吃到。

  村民能吃到這暖胃又暖心的午餐,得益於這裡開展的“鄉里中心”建設。之前,溝張村老年人多,孩子出去打工後,日常吃飯也成了難題。為解決年輕人的後顧之憂,滿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需求,溝張村打造了日間照料中心,有效滿足了村裏困難群眾的多種需要。

  據介紹,溝張村日間照料中心共二層,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內有13間房屋20個床位,房間配套電視、衛生間、空調、熱水器等設施,為老年人提供了舒適的居住環境,還設有廚房餐廳、休閒活動區、棋牌室等,滿足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精神需求。

  群眾自治 激活基層治理“內驅力”

  “我退休後,一閒下來,就渾身不得勁。現在我帶著孩子們練練書法、畫畫,既陶冶了情操,又可以幫著村裏幹點事,真好。”河濱街道彭莊社區退休老教師彭德安開心地説。

  彭莊社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廣場、技能培訓中心等平臺,培育孵化舞獅隊、書畫隊、籃球隊、樂器隊等群眾組織,開展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依託志願者服務站等平臺,建立司法、衛生、教育等志願服務組織,倡導助人為樂、和衷共濟的美德良行;積極開展“共度端午節”“重陽敬老宴”等各類活動,把便民惠民理念體現在每個細節、每個角落,拉近了與居民之間的關係,構建文明幸福的社區氛圍。

  河濱街道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開展“點單式”服務,從群眾需要什麼入手,優化資源配置,積極對接轄區單位,形成“幹部自覺帶頭幹、發動黨員跟著幹、影響群眾一起幹”的良好氛圍,增強社區凝聚力。

  伊川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利偉説,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伊川縣堅持黨建引領,持續開展“三清兩建”活動,奠定了産業發展的基礎;結合“鄉里中心”建設、“一網雙聯多元”鄉村治理體系,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推動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文 葛高遠 張千軍)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