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午,在信陽市羅山縣寶城街道六里村新強家庭農場,糧食大戶吳國強種植的400余畝再生稻頭茬稻開鐮收割,拉開了全縣水稻機械化收割的序幕。
收割機在田間地頭來回工作 供圖 羅山縣農機中心
兩台大馬力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吳國強臉上挂滿了笑容,指揮收割機向田邊農用車卸糧。
收割機向田邊農用車卸糧 供圖 羅山縣農機中心
據吳國強介紹,早春時節,為有效防止“倒春寒”凍傷秧苗,他組織工人搭建內棚,在標準棚內又套一個內棚,起到保溫作用。“我育秧比別人早幾天,近幾天天氣晴好,早稻熟得快。”吳國強看著豐收的稻田算起了經濟賬,今年早稻長勢喜人,目前已陸續成熟並開始進入收割期,濕谷畝産在850公斤左右,預計4天可收割完成,是目前羅山縣收割比較早的。
連日來,羅山縣農機中心抓緊抓牢農機安全、機收減損培訓,再生稻機收各項工作準備到位,夯實了糧食豐收基礎。(文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