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北京開幕。以“傳承創新中醫瑰寶,開放合作‘豫’見美好”為主題的河南形象展迎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
循著香氣,步入展區。一本碩大的《傷寒雜病論》立體書放置在展廳中央。展廳一側,是一面擺放著數十本中醫藥典籍的陳列墻,旁邊是琳琅滿目的河南道地藥材、艾草製品等。另一側,中醫科技産品體驗區的“艾灸機器人”座椅、中醫整脊智慧機器人、中醫智慧體質檢測機器人等高科技産品引人關注,位於一角的中醫把脈、針灸、正骨等技藝互動體驗區排起了長龍。
在寫著“行醫坐堂”四個大字的牌匾下,鄭州金庚中醫康復醫院院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宋氏中醫外科第七代傳承人宋毅鵬正和來自德國的師弟無名,現場為大家把脈問診、針灸理療。
“我從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好奇,在學習中逐漸發現中醫的獨特魅力,於是決定來河南學習中醫藥文化。”無名講述他的河南中醫情緣。如今,他已從河南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畢業,正計劃在中醫方面繼續發展。
“這是我爺爺撰寫的《六經脈證針法經方知要》手稿,我們在此基礎上不斷傳承創新,並將吳氏針法傳播到了美國、瑞典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場,南陽福遠堂中醫院院長吳軍瑞説,“作為一名中醫,在傳承好傳統中醫技藝的同時,也希望通過努力,讓中醫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為更多人服務。”
借助服貿會這一國際化平臺,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是河南省企業參展參會的重要任務之一。記者看到,科技賦能中醫藥發展也是河南省布展的一大亮點。
“這是我們研發的‘艾灸機器人’座椅。”河南未來星機器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商務總監韓旭介紹,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該公司致力於將科技與中醫藥文化結合,更好滿足當代人的實際需求。“目前僅‘艾灸機器人’座椅這一款産品,我們已在市場上投放1萬餘臺,消費者可以一鍵操作便捷享受艾灸帶來的舒適理療。”
“這是我省首次在服貿會上以中醫藥服務貿易為主題設置展區。”河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説,近年來,河南省中醫藥産業快速發展,依託南陽市張仲景博物館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中醫藥服務貿易正在加快“走出去”,“借助服貿會這一國家級、國際性經貿平臺,集中展現河南中醫藥資源文化優勢及發展成果,我省中醫藥將走得更遠。”(記者 孫靜 李筱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