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小時過境免簽全面實施,“文化遊”帶動文旅文創深度融合,考古工地開放日活動成為常態,精品劇場劇目不斷更新……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鄭州各大景區人山人海,文化街區熱鬧非凡,綜合大數據監測、抽樣調查和區縣(市)統計,國慶假期全市接待遊客1614.2萬人次,鄭州文旅在金秋十月交上了一份精彩答卷。
營造濃濃國慶氛圍
國旗飄飄迎國慶,鄭州處處中國紅。國慶前夕,鄭州面向廣大市民群眾推出“我和國旗合個影”活動。全市主要街區、城市主幹道、商業街及廣場、商場、公園等公共場所陸續挂上國旗、陳設節慶景觀裝置,營造濃濃的國慶氛圍。
國慶前夕,嵩山成功上榜首批“世界旅遊名山”,“夜遊嵩山”成為全國各地遊客來登封的首選打卡項目,一躍成為全國夜遊地最熱榜前三名。國慶期間,近10萬名年輕遊客加入“夜遊嵩山”的大軍。在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臨河廣場、炎黃二帝廣場、南裹頭、鄭州東站的廣闊舞臺上,年輕的志願者們以飽滿的熱情和真摯的情感放聲歌唱,一面面小紅旗迎風飄揚,組成了“紅色的海洋”。
10月1日上午,鄭州二七廣場舉行升旗儀式,近萬名市民自發前來觀看,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祝福。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
多元場景提升消費體驗
國慶假日期間,鄭州市市縣兩級聯動,策劃推出多項“慶國慶”文旅消費活動和惠民措施。在此基礎上,休閒街區舉辦各種非遺市集,旅遊民宿拓展各種消費體驗,成為鄭州國慶文旅的“流量密碼”。
老廠房颳起新潮風。國慶期間新開業的二七米房時尚創意街區以秋收、自然熟為主題,打造第一屆熟米節,推出非遺文創展賣、好米市集、手作體驗互動等活動,打造24小時全時段消費新地標;阜民裏煥新升級,一場超級音樂會帶來新潮流、新體驗,一場串門兒藝術節和一場“五行試煉”線下大型沉浸遊戲活動,讓“1+1+1=管城鬆弛感”成了新招牌、新特色。
金秋又逢假日,正是郊遊好時節。新密樓院村、鞏義海上橋村、新密黃固寺村、登封袁橋古村等村落都成了鄭州周邊鄉村遊熱門目的地。隨著《黑神話:悟空》國産遊戲爆火,鄭州“西遊”文化探秘之旅也悄然興起,位於鞏義市大峪溝鎮的民權村,相傳吳承恩曾來此追尋唐玄奘的腳步寫成《西遊記》,也成為遊客文化休閒、旅遊探秘的寶藏之地。
今年國慶假期,鄭州文旅多次被中央媒體關注報道。“鄭州各大景區人山人海”“鄭州街頭亮起中國紅”等相關話題成為網絡熱搜,先後登上微博同城熱搜榜、抖音熱搜榜。
沉浸演藝“以身入戲”
為一場劇奔赴一座城。這個假期,鄭州各地的沉浸式演出備受年輕人追捧。節日期間,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將劇場與科技深度融合,營造出沉浸式觀劇空間,吸引大批年輕遊客前來體驗。據相關統計,假日期間該景區門票連續多日預定售罄,遊客總數更是突破15.5萬人次,其中超過70%是年輕群體。
開心麻花在鄭州打造的首個新空間劇場帶來首部國風爆笑喜劇《開心聊齋·三生沉浸版》河南首演。劇中不僅有傳統戲曲、現代説唱等元素“混搭”,還融入大量河南特色,熟悉的地名、音樂、鄉音讓觀眾倍感親切。
10月4日~6日,《種下一個未來——十個勤天巡迴演唱會》在鄭州震撼開唱,由10位年輕人組成的演唱組合帶來多首原創曲目,現場觀眾超過4萬,省外觀眾佔比75%。演唱會現場萬人合唱《我和我的祖國》,觀眾沉浸在節日的熱鬧氛圍中。
鄭州登封《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每天新增兩場白天演出,融合少林武術、禪武文化音樂、舞蹈、光影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實景演出綻放出與夜間完全不同的藝術魅力,觀眾體驗感超出預期。
文博文創備受追捧
鄭州圖書館推出“書香文脈 禮讚華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系列文化活動,中國漢字演變體驗、大運河非遺文化展、家門口的鄭州沉浸式主題體驗等種類多元的慶祝活動共計36項177場次,接待讀者3.26萬人次。
國慶假期,河南博物院“文博熱”持續升溫,7天假期接待觀眾超過9萬人次。鄭州博物館“王之重器 赫赫其華 ——館藏商代青銅方鼎展”開幕,同時舉辦社會教育活動,通過多個環節邀請市民遊客共同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願。
在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我和國旗合個影”等多項活動紛紛啟動,吸引市民拍照打卡並參與體驗;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的“賡續千年文脈 共敘時代華章”系列活動吸引廣大觀眾踴躍參與;來自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商城之心”的告白在這個假期火爆網絡……
假期,因文旅文博而更加豐滿;國慶,為文旅文博活動增添別樣豪情——金秋時節,愛國氛圍與人們的出遊熱情相得益彰,交織出鄭州文旅文博事業的活力畫卷。(記者 左麗慧 李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