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中國之中原行】城市中心穿越3600年
來源:河南日報  |  2024-11-04 09:34:38

  原標題:城市中心穿越3600年(走讀中國之中原行)

【走讀中國之中原行】城市中心穿越3600年

【走讀中國之中原行】城市中心穿越3600年

11月3日,“世界古典學大會·走讀中國之中原行”活動在鄭州啟動。來自13個國家的40多位外籍古典學專家學者,走進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河南日報記者 鄧放 攝

  3600年前的世界距離我們有多遠?在鄭州,在城市中心便抬頭可見。

  11月3日,當來自五大洲13個國家的40余位外籍古典學專家來到鄭州商城東城垣遺址,立刻被古代城市遺址與現代城市中心重疊的景象所吸引。繁華鬧市中,保存完整的商代早期城墻巍然矗立,城墻上的築造遺跡不僅有商代的,還有戰國、漢、唐、宋金、明清以及近代各個時期的,使其成為鄭州古城數千年城址不移、人脈不斷、文脈不衰最忠實的見證者。

  “世界古典學大會·走讀中國之中原行”活動鄭州站的行程,始終圍繞著這座城墻。在鄭州商城東城垣遺址博物館,大家仔細聆聽商湯在鄭州建立亳都的故事,通過在城墻墻面上的光影畫面了解城市千年變遷。不遠處的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則以更加豐富多樣的文物和先進的多媒體展陳技術,讓嘉賓們全景式感受商代早期王都的風采。遺址宏大的城市規模和氣勢,以及內外城池和宮殿區的整體形制奠定了中國城市發展的基礎,堪稱“中國城市鼻祖”。

  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教授陳光宇時隔20多年再次來到鄭州,他説:“甲骨文是我學術研究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對河南有特殊感情。商都鄭州,古今同城,世界罕見,值得每一位鄭州人驕傲。如今的鄭州日新月異,我想這份深厚的歷史積澱正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

  意大利威尼斯福斯卡利大學副教授多麗特·雷恩斯表示,自己作為一名歷史學家,被中華文明體現出的延續性所折服。她説:“城市在一段時間後被廢棄是歷史的常態,因此鄭州商城的發現和保護意義非凡。在這裡,人們對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重視、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的引入令人印象深刻。”

  參觀完博物館,嘉賓們沿著木制棧道登上城墻。一路上,在此遊玩的市民不時向這些外國面孔致以微笑,熱情地打起招呼。遠處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川流不息的車輛,繁榮的城市中心面貌清晰可見;眼前是綠草如茵、遊人如織的考古遺址公園,人們在此或閒聊休憩或暢快運動,享受午後時光。這一刻,歷史與當下融合得如此恰如其分。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瑪麗·伊芙琳·塔克不禁感慨:“這些曾經環繞著古代城市的堅固城墻,為我們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歷史視角,見證了古代與現代之間的動態交互。諸如商代青銅器等古老的文物,在歷史的宏大背景下被重新賦予了生命與意義。這教會我們,現代性在缺乏歷史基礎的情況下是沒有意義的。”

  而讓眾多古典學專家欣慰和驚嘆的是,歷經3600年風雨滄桑,這座城市依然風華“鄭”茂。(記者 沈劍奇 童林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金淼)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