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黃河水利遺産名錄正式發佈 黃河河南段12處入選
來源:河南日報  |  2025-03-17 09:51:59

首批黃河水利遺産名錄正式發佈 黃河河南段12處入選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調水調沙現場。 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聶冬晗 段景波 攝

首批黃河水利遺産名錄正式發佈 黃河河南段12處入選

開封鎮河鐵犀。 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記者 龔硯慶 攝

  3月14日,首批黃河水利遺産名錄由黃委正式對外發佈,包括20處黃河水利遺産,其中12處位於黃河河南段。

  位於黃河河南段的黃河水利遺産分別是:嘉應觀、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人民勝利渠渠首、開封鎮河鐵犀、林公堤、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太行堤(河南段)、東壩頭險工、影唐險工、三門峽水文站、花園口水文站、原陽磚壩遺跡。

  按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十四五”水文化建設規劃》部署要求,黃委于2023年啟動黃河山東、河南河段水利遺産調查,搭建信息管理系統,摸清水利遺産線索700余處,完成現場調查663處。2024年以來,組織黃河水文化專家完成首批黃河水利遺産論證,經過前期報送、專業論證、黃委復核、社會公示等環節,最終形成首批黃河水利遺産名錄。

  首批公佈的黃河水利遺産以中下游工程類水利遺産為主,涵蓋古堤防、古險工、古閘壩及樞紐工程、灌溉工程、涵閘工程、水文站、人民治黃紀念地等各類型,建設時間從秦漢時期開始。作為千百年來黃河兩岸人民群眾開發治理母親河的重要見證物,20處水利遺産具有顯著的歷史、科技、生態、文化及社會價值,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黃河治理理念、河工技術、工程建設的變遷,承載著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

  為高品質推進黃河水利遺産管理保護,黃委編制印發了《黃河水利遺産挖掘整理辦法(試行)》,明確黃河水利遺産保護傳承弘揚有關要求。“下一步,黃委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論述精神,強化黃河水利遺産的管理和利用,講好黃河故事,為推動黃河流域水利高品質發展凝聚精神力量。”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譚勇 通訊員 夏厚楊)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