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品質發展
來源:鄭州日報  |  2025-06-05 09:07:31

  原標題: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河南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品質發展

  基層是破解群眾看病就醫難題的關鍵環節,也是衛生健康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河南省出臺《河南省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這是記者從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獲得的信息。

  讓“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

  “近年來,河南持續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縣域醫共體已實現全覆蓋,有效緩解縣域居民看病難問題。”據河南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政旨在加快完善縣域醫共體深層治理和運行機制,促進政策措施融會貫通和形成合力,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讓群眾能夠就近便利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

  新政圍繞“縣級強、鄉級活、村級穩、上下聯、信息通”的目標,針對健全醫共體治理機制、完善醫共體運行機制、提升醫共體整體服務能力、完善協同支持政策等4個方面提出17條措施,力求夯實基層基礎、推動資源下沉,強縣域,強基層,通過整合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推進以城帶鄉、以鄉帶村和縣鄉一體、鄉村一體,大力提升縣域整體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共體管理

  《措施》提出,要堅持醫共體服務主體定位,完善共建共享共管機制,統籌床位、號源、設備等資源使用。支持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參與醫共體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將按規定申請且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推進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納入醫共體管理。

  年底前力爭實現“醫共體一體化管理”

  《措施》提出,要優化內部管理機制。制定醫共體章程,健全醫共體內部管理體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完善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共同參與、定期協商的議事決策制度。醫共體牽頭醫院要結合實際優化整合職能科室設置,推進與醫共體職能部門合署辦公、統籌管理。加快推進醫共體行政、人事、財務、業務、用藥、信息、後勤等一體化管理,力爭2025年年底前全面落實到位。

  醫共體要建立健全內部考核機制,突出資源下沉、巡診派駐、家庭醫生簽約、成本控制等導向,考核結果與成員單位醫保基金結余留用資金分配和負責人員薪酬、任免、獎懲等掛鉤,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派駐醫療專家常年駐守指導

  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好病,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很關鍵。

  《措施》提出,要推動資源下沉。加強城市醫院幫扶醫共體工作,開展幫扶的城市公立三級醫院對每個醫共體要至少派駐3名以上專家給予醫療、藥學、護理、管理等常年駐守指導。聚焦人才、技術、服務、管理下沉,醫共體牽頭醫院要向每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派駐1名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常年服務。派駐人員幫扶週期至少半年以上,幫扶週期內派駐人員要相對固定,幫扶時間計入職稱晉陞要求的基層幫扶時長。

  “集中審方制”保障用藥安全合理

  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同時,統一上下級醫療機構的標準,也是本次新政實施的重點。

  新政明確,要暢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縣級醫院用藥銜接,實現用藥目錄統一、採購配送統一、基本藥物使用比例統一、處方自由流動。鼓勵依託醫共體建設縣域中心藥房,建立短缺藥品登記配送制度,解決下轉患者和門診慢性病患者用藥問題。建立集中審方制度,推進安全合理用藥。

  同時,統籌建立縣域內醫學影像、醫學檢驗、心電診斷、病理診斷、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中心,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症監護等臨床服務中心,以及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産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中心,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專家號源按比例交由家庭醫生管理支配

  《措施》提出,要拓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織醫共體內縣級醫院醫師依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做實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落實家庭醫生首診責任,強化上級醫院醫師與基層家庭醫生團隊銜接聯動,強化簽約團隊在問診、接診、分診、轉診、跟蹤隨訪、康復指導等環節全流程連續性服務理念,為符合條件的簽約慢性病患者提供長期處方服務。醫共體內上級醫院將不低於40%的專家號源、預約設備檢查等資源交由家庭醫生管理支配。

  50種以上慢性病常見病實行縣域內首診

  為進一步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新政明確,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落實功能定位和雙向轉診管理規範,引導非急診患者首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實行首診負責制。遴選50種以上慢性病、常見病實行縣域內首診,由基層全科醫生或醫共體內縣級醫院實施分診與轉診,市級以上首診醫院明確診斷後應及時下轉治療。對急性病恢復期、術後恢復期、急危重症穩定期等患者,要下轉至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接續治療和康復。

  鄉鎮衛生院至少配備1輛救護車

  為加強縣域醫療急救體系建設,《措施》提出,原則上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配備1輛救護車,強化牽頭醫院對基層的指導,推動中心鄉鎮衛生院建成胸痛、卒中救治單元,配齊急診急救類設備,提升基層重症、危重症識別和急救能力。

  同時,統籌整合現有醫療衛生健康信息系統,推進縣域人口信息、醫保信息、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和預防接種、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雙向轉診等信息互聯共享。依託省、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集約化開發、一體化推進醫共體應用信息系統建設,整合醫共體內各種資源,推動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在醫共體內應用,將遠程醫療延伸到鄉村,推行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記者 王紅)

編輯:蔣碩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