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箋繪絲路 第三屆中國-東盟青年夏令營“中原文化行”在河師大啟幕
來源:河南日報  |  2025-07-10 09:02:50

  盛夏的衛河之畔,四時風物皆成詩。7月7日上午,一場特別的“文化約會”在這裡拉開帷幕——來自柬埔寨、老撾、緬甸等7個東盟國家的14名青年,與中國青年代表共38人相聚一堂,共同開啟第三屆中國-東盟優秀青年夏令營“中原文化行”的五天旅程。

青春作箋繪絲路 第三屆中國-東盟青年夏令營“中原文化行”在河師大啟幕

  開營儀式上,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金平(Kin Phea)望著台下年輕的面孔,感慨道:“青年是最會講故事的群體。當你們親手觸摸甲骨文的刻痕,當你們用毛筆寫下第一個漢字,那些書本上的'中國印象'就會變成真實的溫度。”

  作為活動主辦方之一,河南師範大學副校長宋曄更添期待:“我們不只是辦一場夏令營,而是在搭建一座‘文明對話的旋轉門’——讓東盟青年從這裡讀懂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也讓中國青年從東盟夥伴的眼中,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這不是一場傳統的“觀光式”文化體驗。翻開營員手冊,日程表上寫滿了“沉浸式”二字:他們將走進安陽殷墟,在考古學家的指導下,用軟刷輕輕清理商代陶片上的泥土,聽專家講述“一片甲骨驚天下”的故事;他們還將在中國文字博物館的“甲骨文互動墻”前,用觸控屏拼出自己名字的甲骨文,看著這些古老字符在螢幕上“活”成現代漢字;同時將圍坐在茶席邊,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習宋代點茶——茶筅擊拂出的泡沫裏,藏著“和敬清寂”的東方哲學。

青春作箋繪絲路 第三屆中國-東盟青年夏令營“中原文化行”在河師大啟幕

  這樣的場景,河南師範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趙揚並不陌生。自2023年首屆夏令營舉辦以來,已有近百名東盟青年從這裡“畢業”。“去年有個越南營員,回去後在學校開了個‘中國文化小課堂’,帶著同學做剪紙、寫毛筆字。”他翻出一張照片,畫面裏,幾個越南女孩舉著自己寫的“福”字,笑靨如花,"這就是文化交流最動人的樣子——不是單向輸出,而是雙向生長。"

青春作箋繪絲路 第三屆中國-東盟青年夏令營“中原文化行”在河師大啟幕_fororder_a345dae1628e44f285a9c8498af4ea26

  “我們不僅是文化的學習者,更是文明的擺渡人。”柬埔寨營員賴寶文(Lach Paovin)在開營儀式上的這句話,如今成了營員們的共同心聲。正如河南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趙紅傑所説:“青年之間的每一次握手、每一場對話,都是在為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當他們帶著甲骨文的溫度、茶香的記憶回到各自的國家,這些文化基因就會在更廣闊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趙揚介紹,夏令營已經逐步形成了“學術交流+文化體驗+實踐觀察”的特色模式,未來將持續深化與東盟高校的合作,通過多種創新形式,讓更多東盟青年了解河南、認識中國。

  七月的風掠過衛河,捎來一陣若有若無的墨香。此刻的河南師範大學,正見證著一場跨越山海的青春之約——它關於文明,關於理解,更關於未來。(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永樂 通訊員 張成功 劉恩啟)

編輯:蔣碩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