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地裏的文化外交課:多國駐華外交官觸摸中原“活”歷史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9-26 19:07:56

高粱地裏的外交課:多國駐華外交官觸摸中原“活”歷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6181630_236_13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百畝高粱田

  國際在線河南消息(記者 萬慶麗):一片無垠的高粱紅在秋風中泛起紅浪,21個大小不一的劇場如被歲月打磨的土墻方格,靜靜矗立。這不是普通的主題公園,而是一座用戲劇語言書寫黃河、土地與文明故事的“幻城”。

  9月25日,來自多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參贊等外交官們應邀前來,聆聽蘇軾的吟嘯與農人的呼喊,感受黃河的奔流,觸摸這部“活著”的歷史。

  泥土的智慧——從一粒種子到一座幻城

  文明的故事悄然開場。

  “這是高粱?”“這是棉花?”“這是果實還是花朵?”從這樣一個個接地氣的提問開始,駐華外交官集體上了一場特別的“農耕課”:沒有黑板,沒有教科書,課堂是百畝高粱田和一大片棉花地,教具是這片土地最原始的饋贈——糧食。

高粱地裏的外交課:多國駐華外交官觸摸中原“活”歷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6181630_237_13

尼泊爾駐華大使夫婦合影留念

  當午後的微風拂過尼泊爾駐華大使夫人雷努卡・奧利的紗麗,她深深被這片獨特的秋色感染,與先生在高粱地裏駐足留念。尼泊爾駐華大使克裏希納·普拉薩德·奧利則從這片豐收景象中看到了更深層的意義,並積極向其他駐華外交官介紹高粱這一穀物的生長屬性及其在食用、飼用和釀造用等方面的重要經濟價值。

  他表示:“這片高粱長勢喜人,背後離不開農業科技的進步。中國對糧食安全的重視,體現在這些優良的作物品種上。”

  穿過百畝紅高粱,走進獨特的劇場——一座依據獨特民居“地坑院”設計理念建造的幻城迷宮,駐華外交官們穿行于下沉式的院落與高聳的黃土墻之間,冬暖夏涼的建設理念讓他們讚嘆不已。伊拉克駐華外交官穆罕奈德·舒魯飛説:“這種向下生長的民居,不用開空調,充滿了中國人民的智慧。”

  文明的對話——大河文明的跨時空會晤

  對農耕與建築的切身感受,很快在非遺體驗中昇華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在非遺木版年畫體驗環節,外交官們拓印出吉祥的圖案。油墨的清香與木版的紋理,讓抽象的“傳承”二字變得可觸可感。這一刻,黃河文明不再是書本上的概念,而是握在手中的鮮活記憶。

高粱地裏的外交課:多國駐華外交官觸摸中原“活”歷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6181630_239_13

阿根廷駐華外交官利桑德羅・巴西利科展示自己製作的木版年畫“福到了”

  阿根廷駐華外交官利桑德羅・巴西利科很享受拓印過程,連著拓印了兩個作品,“我剛剛不僅印了一個黑色的,還印了一個紅色的,因為我知道紅色在中國通常有著很好的寓意。中國人會在門上貼紅底黑字的‘福’字,而且還是倒著貼,這意味著福到家了。”桑德羅・巴西利科介紹説,印刷是人類文明史上很重要的一項發明,希望回家之後也能和孩子們一起在家裏做一個。

  穆罕奈德·舒魯飛的拓印技術堪稱專業,他嘗試將顏料涂在印章上,然後把紙放在上面。經過輕輕的捶打,稍加按壓再揭起,一幅美麗的作品就做出來了。“這是一種高效而獨特的繪畫方式,很像伊拉克的紙畫、墻畫。”穆罕奈德·舒魯飛説。

高粱地裏的外交課:多國駐華外交官觸摸中原“活”歷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6181631_241_13

約旦駐華外交官馬蒙・法克爾在劇場內打卡留念

  文化是相通的,在這些由黃土構建的空間裏,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河流。黃河孕育了一切,正如底格裏斯河之於伊拉克。大河子民對土地的眷戀、對豐收的祈願、對生命的禮讚,其情感內核何其相似。

  幻城的答案——用一場演出讀懂中國

  所有的鋪墊,最終在《幻城主劇》的演出中達到高潮。不是簡單羅列歷史事件,而是深入探討“我們是誰”“我們從哪來”這些根本問題。當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將王朝的興替、先賢的智慧、文化的傳承濃縮于一方舞臺時,觀眾席上的駐華外交官們全神貫注。

高粱地裏的外交課:多國駐華外交官觸摸中原“活”歷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6181630_238_13

幻城劇場演出現場

  韓國駐華外交官呂昭咏驚喜地發現,從小熟知的蘇軾、杜甫、呂不韋等人竟然都與河南有深厚的淵源。利桑德羅·巴西利科則強調文化不分國界,情感不需要翻譯。雷努卡・奧利則對這場演出非常先進的展示方式讚譽有加:“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是一個文化旅遊方面的典範之作,給我們展現了很多美好畫面。我認為在未來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通過這種形式,感受中華文明和現代科技。”

高粱地裏的外交課:多國駐華外交官觸摸中原“活”歷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26181631_240_13

駐華外交官在網紅打卡點位合影留念

  文化的生命力,在於走出玻璃展櫃、融入真實的呼吸,《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正是這樣的存在。它讓戲劇成為世界語言,讓創意打通古今;它讓黃土墻開口説話,讓糧食承載史詩;它讓語言不通的外交官,不僅能聽見黃河文明的澎湃心跳,更能理解河南在中國文明中的核心地位,真正實現“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